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6日 16:18 荆楚网-湖北日报

  赵映明

  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结构不优、质量不高、效益不好、能源资源浪费严重、污染环境等现状,探寻多重路径寻求突破。

  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上突破

  当前,县域经济的工业化程度普遍不高,结构、质量和效益不优,能源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不可避免地出现能源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一方面,要加快推进节能减排,通过严控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等措施,有效控制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行业发展。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土地规划,实行集约开发利用。通过工业园区、创业园区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推进产业集中,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造成县域经济中高耗能、高污染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落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新型服务业比重偏低。一方面,要通过推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另一方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开发引进吸收高新技术,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及市场占有率。

  从提高品牌竞争力和推进

信息化上突破

  品牌的生命力和魅力在于其本身就是自主

知识产权的载体,体现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县域企业在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只有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通过科技创新,努力打造品牌,在不断提高品牌竞争力上寻求突破,才能获得丰厚的品牌附加值,带动县域经济实力的提升。

  发展县域经济,不能重蹈“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必须抓住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减少和规避污染,有选择地搞好产业承接,改善县域经济结构。要抓住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机遇,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提高县域企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推进国民经济整体的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断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从而缩短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

  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和优势产业上突破

  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是产业承接的有效载体,也是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流等新型服务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因此,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选准县域发展的功能定位,融入周边城市圈,形成产业结构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城市功能体系,以此带动和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另一方面,协调发展第二、三产业,在加快发展制造业的同时,适时发展商贸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信息技术与网络服务业、生态旅游业等新型服务业,拓宽劳动力就业的渠道。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是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传统产业和产品,就越显示出其独有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必须做强做大独具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寻求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更大发展。

  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坚持城乡统筹,用工业经济的理念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积极推进

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加快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培育农村经济自身发展的造血功能和实力。另一方面,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拉动农村经济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迈进。(作者系仙桃市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

  来源:湖北日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