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成渝新特区:未来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 09:06 中国经济时报

  -一家之言 -任唤麟

  根据增长极理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可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带动作用。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和扩散意义的增长极。从宏观上说,目前的中国,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三个主要的经济增长极,即珠三角、环渤海和长三角。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依靠优惠的政策、良好的地理位置以及正确的区域发展策略等,珠三角、环渤海和长三角的经济先后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对周围腹地产生着强大的聚集和辐射作用,现已成为中国东部乃至全中国和东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人们一直在关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个增长极在哪里?

  笔者认为,未来

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个增长极应在成渝新特区。成渝(包括成都市所在的四川省),地处中国西部,人口众多,土地面积广阔,森林覆盖率较高,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也较丰富,加之成都市和重庆市已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因而具有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但也有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已批准成都市和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人们习惯上将1979年起陆续设立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称为经济特区,而将新设立的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称为新特区)。成渝设为新特区后,优惠的政策将扫清许多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上的障碍,使地区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人们对它们的关注度将明显提高,受深圳等特区经济发展成功效应的影响,各种投资将纷至沓来,成渝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将获得改善,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将被激活,地区经济将获得快速发展,并将通过辐射作用对周边的青海、西藏、云南、贵州、湖南、湖北、陕西和甘肃等省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尽管成渝新特区的设立是以“统筹城乡”为主旨,不以单纯的经济发展为目标,但“统筹城乡”会让城乡经济共同发展,这是以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更高目标层次的发展,它将使区域经济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成渝设为新特区后,在未来10~20年的时间内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个增长极。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面”的发展战略,成渝新特区战略,是“点”的发展战略。成渝新特区战略可以看成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递进。就中国西部而言,发展成渝新特区,使其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是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就全中国而言,发展成渝新特区,可带动西部经济发展,从而平衡东西部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是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统筹城乡”,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模式,使城乡经济发展趋于平衡,也是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因此,成渝新特区战略既是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又是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可见,设立成渝新特区是中国西部乃至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战略布局。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环境科学学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