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赶英超美条件远不充分 中国应警惕被捧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1日 10:22 中国经济时报

  -外交笔会 -王嵎生

  去年,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汉克·保尔森曾恭维中国说,“中国已经是全球经济领袖之一”。此后,美英两国媒体在这方面做了不少文章。美国《时代》周刊在年初一期杂志的封面上,以醒目的大字宣称:“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始”。2007年1月,英国伦敦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维克托·托马斯意味深长地发表文章,提醒世界注意:2020年,世界将有中美两个超级大国,而且要求中国同美国一样,“把责任扩大到整个地球”。5月下旬,美国一些媒体大量报道“美国世界意见调查机构”最近对十几个国家进行的所谓“世界民意调查”,认为“中国经济将超过美国”,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中国经济超过美国的时间大概就在2020年;并挑逗中国人说,你们怎么“对自己的经济还没有美国人有信心”呢﹖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5月中旬,美国中央情报局公布了一份“世界数字”报告称,按美国所谓“实际购买力”估算,在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方面,中国仅排在美国之后,遥遥领先于第三的日本。报告还分析说,如果按2006年一年间美中两国经济总量距离缩小近3%的比例算,“中国只需要两年就能超过美国,在2009年内成为世界上实际的第一经济大国”。说得多么“有根有据”,多么娓娓动听而又发人深思!

  诚然,多年来“中国速度”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中国的民族复兴势不可挡。中国人民为此而感到自豪,世界上一切向往和平与发展的人们,以及严肃正直的专家学者和商人,他们赞赏和宣传中国、说中国的好话也是很自然的,即使有过誉之处,那也是对中国的鼓励和鞭策。问题是美国的一些权威机构和媒体、特别是像美国中央情报局那样的组织,它们并非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和实际状况,它们更清楚中国综合国力与美国差距多大。可是它们在“宣传”中国的时候,甚至连一些普通常识都不顾。如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仅排世界第110位。2005年,我国人均收入为1740美元,仅相当于美国人均收入的4%,日本的4.8%,甚至只相当于韩国的十分之一。在世界经济总量中,中国仅占5%,而欧盟的比重为31.4%,美国占29.1%,日本占10.3%。美国等西方国家民间

外汇储备要比中国大数十倍,美国是9万多亿美元,日本是3万多亿美元,中国只有1600亿美元。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50年成为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当然,经过努力,中国可能提前实现这一目标,但怎么一下就变成到2020年、甚至2009年(也就是说,13年内甚至两年内)就会超过美国呢?

  如果我们不太健忘的话,正是美国中央情报局这类组织,长期以来不断宣传“中国威胁论”,现在怎么忽然摇身一变,大谈“中国超越美国论”来了呢?其用心何在,不能不发人深思。美国《侨报》很敏感,5月30日即发表评论说,“赶超美国的条件远不充分,中国更应警惕被捧杀”。

  所谓中国很快就要赶超美国的论调,实际上是新时期的一颗“糖衣炮弹”,是“中国威胁论”的变种。它一是要引起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惊恐,从根本上感到“中国的威胁”和挑战,从而动员“遏制中国的势力”。二是要刺激中国某些人的浮躁情绪和简单的“大国心态”,麻痹忧患意识。我们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也千万不要被“忽悠”了,不可不学会一点“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据媒体报道,一份对15国民众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被调查民众都对中国的经济最终会赶上美国深信不疑,几乎没有多少人对此表示出担忧,而大多数的民众认为这一结果“不好不坏”或“是件挺积极的事情”。

  无独有偶,美国中央情报局CIA 两周多前也公布一份“世界数字”报告指出,按实际购买力估算这一方法被称为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 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国排在美国之后,遥遥领先于第三的日本、第四的印度。该报告分析,如果按2006年一年间美中两国距离缩小近3%的比例算,中国只需要两年就能超过美国,在2009年内成为世界上实际的第一经济大国。

  目前世界上有两种统计方法——名义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计算法,统计方法不同,中国排名差异非常大。世界银行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中情局使用的则是后者。

  按照卡内基基金会专家的分析,购买力平价估值一般基于1987年的数据,因而过高估计了中国的医疗服务和机械制造水平,因此不能相信中国的生活标准将很快达到世界一流。保守估计,2050年以前中国不会达到美国现在的生活水准。

  “中国经济将赶上美国”这一话题最近再度甚嚣尘上。美国《侨报》5月30日刊发评论指出,形形色色的对中国发展的预期,可令人联想到1980年代世界对日本的热捧。当时日本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1980年日本的GDP已接近美国的一半,当日本人买下美国经济的象征洛克菲勒广场、买下美国精神的象征好莱坞时,全球都曾为之震撼。

  然而刚刚迈进1990年代,高高飘扬的太阳旗便徐徐下落。而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变化使世界舆论纷纷发出“中国会否成为日本第二”的疑问。

  历史既已有惊人相似的场景,也就提供了珍贵的经验。在笔者看来,中日两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大不相同,政治体制及其选择的现代化道路也差异巨大,似无必要担心“日本现象”在中国的出现,但中国当局仍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既然赶英超美的条件远不充分,中国更应警惕被捧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