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论:乳业全力“圈地”为哪般

2001年06月04日 10:48  人民网-华东新闻 

  本报记者邓建胜/文

  有一种预测,5年后,全国1500家乳品企业也许只能剩下10家左右。为争夺未来“乳业巨头”的位置,一场打拼如火如荼

  5月27日,济南佳宝乳业公司在远离省城的枣庄市开设经销中心。没料到,由这家在济南市拥有1200个专卖网点、乳品在市区市场占有95%份额的山东奶业“老大”精心策划的庆典会,被人搞得一片狼藉:彩旗被扯断,宣传条幅被割断,大型喷绘门头被划破。

  究其原因,显然是“佳宝”的“站稳济南,覆盖山东,叫响全国”咄咄逼人的攻势惹恼了省内外同行。因为在枣庄,已经密集了诸如伊利、光明、蒙牛、三元等著名的牛奶品牌。佳宝经销中心开业的第二天,一些已经打入枣庄市的乳业公司便使出降价“绝招”:0.8元的袋装纯牛奶降为0.65元,1.2元的酸牛奶降为1元,一瓶纯牛奶的价格竟然不到一瓶纯净水的1/4。

  “山东是乳品南下北上的战略要冲。无论是北方的优势品牌‘三元’、‘伊利’,南方的乳业巨头‘光明’、‘卫岗’,还是本地的‘佳宝’,若向全国市场扩张,山东是必争之地。”江苏昆山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食品事业部业务科长沈育认为。

  昆山“统一”是台湾统一集团在祖国大陆投资最大的企业,其方便面和饮料的产销量均位居大陆各厂之首。据称,该公司正积极筹备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进军乳品市场。

  伴随乳业的快速成长,生产企业不断扩张,在“圈地”过程中出现短兵相接

  其实,这只是从去年开始愈演愈烈的乳业竞争的最新佐证。在山东,3月以来,各乳业品牌为争夺本地乳品市场已经“短兵相接”。5月17日,8家乳品企业不得不在济南发表行业自律宣言。《宣言》认为“砸竞争对手奶箱、地方保护等不公平竞争手段让企业和消费者都蒙受了损失”,要求在山东境内经营的乳品企业坚持“公平、公正竞争”原则,决不能出现损害消费者和其它同行合法利益的不正当行为。

  近年来,乳业是我国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产业。从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间,全国奶类总产量增长了7.7倍,年平均递增率为11.6%。2000年,我国鲜奶产量1082万吨,比前一年增长34%。作为农业大省的山东,去年奶类产量达80万吨,产量增幅超过20%。

  伴随行业的快速成长,企业的扩张欲望空前高涨。比如,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各自的城市为大本营,南京卫岗牛奶送到南京周边和上海,上海光明牛奶送到南京和江苏其它地方。但是,因为距离远,运输成本大,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南京奶业集团先后在泰州、江阴、新沂、上海建立牛奶基地,就地生产加工就近销售。上海则在江宁县建立基地,与南京牛奶一争高下。去年8月,打听到上海光明将进军安徽第二大城市芜湖后,南京卫岗抢先一步兼并了芜湖乳品厂,以此为基地向皖南、皖北推进。

  目前,全国人均每天乳品消费量“仅相当于两瓶眼药水那么多”,潜在的市场让人垂涎欲滴

  对于去年全国的奶产量,上海市农委的乳业专家陈新形象地说:“按全国13亿人口计算,年人均牛奶消费量不过7公斤,每人每天的消费相当于两瓶眼药水那么多。”在我国乳品消费量最多的上海,去年人均消费量26公斤,不及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的1/4。

  据了解,到2003年,上海计划把乳品消费量提高到人均30公斤。仅增量部分,上海一地就出现了1.54亿公斤的消费空档。

  对于国内外乳业来讲,目前最让人动心的是正在实行的全国“学生饮用奶计划”。5月20日,农业部、卫生部等七个部门宣布“学生饮用奶计划”将于下半年在各省会城市推广。全国2亿多中小学生在今后两三年内每人每天饮用的乳制品不少于200毫升。一旦此计划实现,目前全国1000余万吨的产量,尚满足不了一半学生的消费需求。

  “这个计划的实行,预示着我国食品消费‘白色时代’的到来。在未来10年中,世界上再找不出第二个这样潜力巨大的牛奶消费市场了。它足以让国内外从事食品工业的企业怦然心动。”陈新说。

  据了解,我国目前奶加工企业有1500余家,其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有359家,上亿元的12家;去年销售22亿元的国内乳业“龙头老大”上海光明,只占世界乳业排名第25位企业销售额的1/10,与世界乳业排位第一的瑞士“雀巢”年销售133亿美元相比,差距甚远。

  巨大的市场需求与普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小规模奶类企业形成极大反差。从1995年起,国外乳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全世界排名前20位的乳业品牌,已全部进入。去年下半年,全球乳业排位第二的法国达能与光明乳业达成协议,出资拥有光明5%的股份;允许光明无偿使用达能品牌。同时,各大国际食品巨头也都在华东市场上加大了合资力度。全球另一乳业巨头意大利帕马拉特达控股了南京奶业集团65%的股权,排位第一的瑞士雀巢将与上海梅林正广和结盟。

  国产乳业品牌,好日子还有多久

  所谓“一业兴旺家家富”。近年国内乳业的高成长性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一时掩盖乳业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的现实。不论规模大小、管理好坏,奶品厂的日子大都过得滋润富足。如火如荼的乳业市场竞争,尚没有对国内乳业格局“伤筋动骨”。

  “我认为在三五年内,竞争对国内大部分乳品企业的冲击不会很大。真正你死我活的‘肉搏战’,应在5年之后。”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总监郭本恒博士说。他的理由是,目前国内乳品市场实在巨大,空白点太多,凭目前的产量和营销体系,谁也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包打天下”。

  但三五年后,形势就不同了。“目前1500余家乳品企业的上千个品牌,5年之后能生存下来的也许最多10家左右。”陈新说。

  郭本恒博士赞同这一观点。因为乳业终将进入只有靠管理和规模才能赢利发展的轨道,品牌将决定一切。比如,在日本,竞争的结果是三家乳业巨头各瓜分国内30%左右的市场。而在欧共体,有的乳业巨头在一个国家的乳业市场中的份额高达80%。

  因此,有专家指出,现在热热闹闹的乳业竞争,目的是通过品牌战略先发制人,要么通过品牌包装上市,要么是先声夺人吸引国外乳业巨头的目光。而在国内的优势乳品企业中,光明、三元已捷足先登。它们不仅成功地与世界乳业巨头合资、合作,而且正雄心勃勃地筹备上市。

  “我们‘光明’的目标就是在10至15年内,进入世界乳业十强。”郭本恒踌躇满志地说。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李娜小组赛三连胜 首进WTA总决赛四强
  • 娱乐张曼玉疑整容回春脸变紧 乐当包租婆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三星陷维修危机:字库门后销售待考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