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又降价了。国家计委日前决定从5月20日起在全国范围内调整69种化学药品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约20%。这是自1997年以来第八次药品降价。这两天,记者在对消费者、零售药店、药厂、医院采访后总的感觉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此次药品降价主要是抗生素类药,而抗生素类药是申城销量最大的大类药品之一。在华氏大药房中山公园店、市第一医药商店、华山医院等处,记者未发现销售火爆现象,但消费者对降价显然是非常欢迎的。华山医院药房外,一位姓赵的老伯正排队取药,他对记者说:“我已退休了,收入有限。虽然实行医保,但每次看病自己还得付钱。药品降价当然是好事,我可以少支出了呀。”降价实实在在让老百姓少掏了腰包。以羟氨苄青霉素可溶片为例,降价前每盒零售价20.40元,现降至3.20元。
在老百姓击掌叫好的同时,药厂、药品批发零售企业却明显感到了此次药品降价带来的压力。近年来,各地抗生素类药厂纷纷上马,药品批发零售企业遍地开花,竞争日趋激烈,其中尤以价格战为甚,企业销售利润率不断下跌。据上海医药集团总公司办公室主任鲍炳章介绍,该集团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2%~3%,最高的药厂不过7%~8%。而去年全国药品批发零售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0.67%。生产头孢拉啶等抗生素类药的上海新亚药业公司市场部人士坦言,这次降价将使工厂的成本压力更加凸现、利润更薄,真正的考验来了。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药品购销领域中的不正之风成为药价“虚高”的主要原因,老百姓对此十分不满。因此,此次降低药价,对遏制药价“虚高”现象有望起到一定作用。雷允上药城总经理龙海沧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次降价,受影响最大的可能是过去药品购销中行为不规范的企业,而规规矩矩做事的企业倒可能平安无事,至少影响不大。”不过一些企业人士认为,光靠降价遏制药品购销领域中的不正之风,恐怕“药力”还不够,因为药价“虚高”的得益者并非药厂和药品批发零售企业,而是某些单位和个人,这一问题必须从体制上动刀才能根治。(记者蒋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