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视野:给中国企业指点三大出路

2001年05月21日 14:34  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控制成本

  这些年中国家电业惯用的战术似乎只是价格战,没有人在成本方面做文章,而实际上成本领先应是较好的战略选择,况且在中国做企业也有这个条件。

  中国企业在过去以至将来一个绝对优势是成本低于外国企业。一方面是人力资源的廉价,另一方面是中国本土市场的巨大使企业的规模生产成为可能。我相信在其他领域(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虽然有程度上的差别,但总的趋势是,中国企业拥有成本上的竞争优势。

  但问题是一方面中国企业大打价格战,另一方面却并不重视成本的降低和控制。一个典型的错误战略是每个家电企业进入本是其它企业占据优势的领域,例如大家电制造商做起小家电,小家电做起大家电;白色家电制造商做起黑色家电;黑色家电制造商也做起白色家电等等。结果是没有一家企业像格兰仕那样真正达到一个世界级的规模,因此成本优势也就没有办法发挥出来,后果则是外国企业渔翁得利。

  另一方面,我们谁都知道家电企业还有大量的降低成本的空间,但企业因为一些人的私利而不能真正采取措施把采购成本降下来。我自己估计,这方面的潜力在5%—15%之间。

  此外,过分地以及错误的市场导向也使得几乎每个家电企业都有太多的、实际上市场上并不被消费者接受的不同型号的产品。若一个型号的产品从设计到模具等投入在五百到一千万元之间的话,那么一个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砍掉一二十种卖不出去的型号将为企业每年节省一至二亿元的费用!老老实实增加自己企业的“实”,是中国企业对付WTO挑战的一个最好选择。

  技术创新

  炒作技术含量的企业不少,但真正花功夫研究并推出真正有领先技术的企业却很少见。如果说在五至十年前强调这一点为时过早,现在再强调这一点却有些迟了。但无论如何,现在中国企业比任何时候都更有实力去做技术上的投入。以前企业小的时候不做技术上的投入可以理解和认同,但若现在还仅仅说说而已,就是大错特错了。若一个企业在几年花上一亿元做广告值得,现在这笔钱花在技术创新上要比花在广告上更值得。如果一个企业舍得花5%的收入于广告上,那么现在把更多的钱花在技术上通常是更好的选择。

  应对竞争策略

  未来的竞争越来越惨烈,那么对失败者而言最好的出路在哪里?

  美国人有一个俚语:“Ifyoucan'tbeatit,joinit.”。意思是如果你不能打败它,就加入进去。实际上做企业也要有这样的胸怀。中国当前家电行业的乱象起源在于企业都不愿放弃自己的控制,想把别人击败,自己称雄称霸。而这样的机会早已不复存在。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挣扎时间越久,企业的价值可能就越低。主动地和别人联合谋求生存在一个饱和的市场或者主动退出市场也不失为一个好战略。所幸的是,新一代的家电企业领导开始有这样的思路和胸怀。

  在所有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内企业选择走成本领先或技术领先的道路,就必须有相应的人才作基础。在国内企业人才危机的背后,实际上根本的原因不是外企高薪的诱惑。国内企业————尤其是对销售人员的许多追求短期利益的做法,是使得这一类人才容易流动的根本原因。因此,对付跨国公司企业高薪的办法不是更高的薪水,而是如何让高级管理人员对未来拥有信心以及如何让他们参与其中。信心、信任和股份上的参与对高级管理人员来说更重要,也是国内企业和外企争夺、较量的地方。(本报记者 李云)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李娜小组赛三连胜 首进WTA总决赛四强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水客团伙走私手机4.9万部逃税1400多万
  • 博客蒋方舟:写作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 读书红灯照真相:义和团女兵们如何御敌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
  • JohnRoss:印度不会是反华联盟附庸
  • 周彦武:银行存款不再绝对安全
  • 齐格:国民党发金圆券为何3月就失败
  • 郑风田:为何流动人口不愿放弃农村户
  • 刘杉:宏观经济还靠投资唱大戏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