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近日决定对个人消费贷款实施新的风险拨备制度,严格按国际通行的五级分类标准提取和使用风险拨备。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央财经大学秦池江教授。
问:您认为工商银行在贷款收息率达到99%以上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通过“个人消费贷款风险拨备制度”把贷款分类?
答:把个人消费贷款按照质量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这五类,是国际先进银行通用的标准,这说明我国的国有银行在管理上正在与国际接轨,开始用相当高的标准进行内部管理,规避风险。把贷款分成五类,一方面银行用经济手段加强贷款管理,提高资产质量,这是对信贷管理体制的重大发展,也形成了对商业银行的效益真实性、经营稳健性、财务透明化的一种有效约束;另一方面,我国个人消费贷款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期,具有客户众多、群体效应大的特点,在尚未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情况下,未雨绸缪,对违规贷款人进行重点监控,通过多种方式来督促他们按时还款尤显重要。
问:“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这五类,又将怎么具体评判?
答:国外的五级分类标准相当完善,也非常复杂,光具体标准就达几十页。简单地说,符合贷款合同,还款、付息完全有把握,属于优良资产的应属于“正常”;出现利息在短期内的延付,或者一笔贷款额没还,就要引起“关注”了,国外的期限一般是3个月内;3个月至6个月不付利息,还本也出现危机,属于“次级”;大部分贷款都成了呆坏账,6个月以上不还,将被重点放入“可疑”;完全没有还款,就成为银行的“损失”。
问:当产生不良贷款时,银行将怎样追缴?
答:在国外,当出现“次级、可疑、损失”之一的记录,就说明贷款人的信用记录非常差。该银行将不再贷给他任何一笔新款项,还会有专门的催款人员天天向其催款,贷款人抵押在银行的物品也将被拍卖处理;银行还将通过个人信用体系,向其他社会机构公告,这意味着只要贷款人走在这个国家的每个角落,都将四处碰壁,没有人愿意与其进行交往。贷款人还有可能接受法律的制裁。因此,国外的许多人把“信用”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由于我国相关法律体系尚未建立,还达不到国外水平,但是工行的措施应该是朝这个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