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企业“造雨人”冯波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4日 17:16 《环球企业家》杂志 | |||||||||
他曾将正规的风险投资机制引入中国,现在,蛰伏数年的冯波认为新一轮机会又来了 做个假设:如果你曾有机会在1990年代中期对都正处于创业期的新浪、搜狐、网易、亚信和UT斯达康投资,你将如何选择? 时任硅谷投资银行罗伯森.史蒂文斯(RSCO)中国业务副总裁的冯波选择了新浪和亚信
现在,坐在联创策源的北京分公司——一座曾经属于清代内大臣索额图的三进四合院中——冯波仍对自己当初的保守表示遗憾:“当时认为一个领域只能投一家”。他开玩笑说,如果将自己看好的业务都投一遍,“那我们就是半个信产部了”。 对于一个曾在旧金山州立大学学习电影导演的人而言,冯波的经历不是一部关于宿命的艺术电影,而是一部好莱坞大片:不到40岁,他已成为中国IT业的“看不见的手”,但随着网络热潮退去,冯沉默了,他能获得一个好莱坞似的完美结局吗? 1994年进入罗伯森.史蒂文斯后,从头学起的冯见识了大量小公司借助上市一夜爆富的故事,就像看到电影中的高潮段落,他意识到自己见证着许多企业最具活力的片段。一年之后,当他知道罗伯森.史蒂文斯设立了私募部门,他立刻让秘书定了一张飞往中国的机票,并在随后两年中,走访了300家中国企业。 虽然18岁之后就移居美国,但冯保持着中国风格。按照惯例,做投资的顺序是先看财务报表,然后谈战略规划。在四通利方,冯波没有急于让王志东拿出财务报表,而是在长达两年的沟通中形成对人和公司前景的判断。谈判进行到最后,王志东交出一份成绩单,数字并不好看。据冯波当时的合作伙伴回忆,按照美国的游戏规则,那份报表已经足以令这个项目被否决,但冯波反而强调这个项目要继续——出门后,他对身边的人说:“这个时候更要树立我们在企业心中的威信。” “当时的判断很简单,如果只是对一家公司进行投资,那四通利方肯定是不合格的。但我们是在投整个中国软件市场。我认为志东一定能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导者”,冯波对《环球企业家》说。 但当对方不能坚持战略,冯波就不会保持风度了。知道用友的王文京将软件赚到的钱投入房地产后,他不仅放弃了对用友投资的计划,甚至经常指责王文京。“后来看王文京还是很聪明的,他也将我们的建议都吸收了。” 现在,冯波正在筹划一起“大事件”:他和软银的风险投资公司Mobius以及中金创办者之一的Jack Wads-worth合力创办了一个资金规模达1.5亿美元、针对IT业初创企业的联创策源基金。此基金的顾问包括田溯宁、吴鹰与王志东等中国IT业重量级人物,冯波希望借此把握住下一波创业机会:“中国软件市场这么大,好的工程师这么多,不可能像印度一样只做外包,所以一定会出现几个十亿规模的软件公司。”就像当初对四通利方和亚信下注一样,他再次将筹码放在王志东、亚信创始人之一刘亚东等人身上。 在一次与田溯宁参观过贝劳共和国的植物园后,冯对树木“抢夺阳光的战争”深表感触——企业也是如此,而作为风险投资人,他正是造雨者。 (文/《环球企业家》□ 张亮|文 出自:2004年7月 总第10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