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7日02:59 京华时报

  双11将至电商研究中心发网购指南

  网购谨防六大陷阱

  京华时报讯(记者胡笑红)今年的双11电商大战即将开启,喜欢网购的消费者已经有些迫不及待,随时准备进入“买买买”的节奏。然而,网店刷单提高信誉等级、假冒客服骗取消费者钱财以及钓鱼网站等问题让人防不胜防。

  如何才能愉快地网上购物,如何才能避免掉进陷阱里?为了引导网购消费者健康消费,上周末在由国家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导的座谈会上,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16年中国消费者网络消费洞察报告与网购指南》,报告揭露了网购刷单、李鬼客服等六大类不易被发觉的陷阱,并提醒消费者注意四大网购误区。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从购物平台的选择、品牌的真伪性辨别、促销节点有效抢货方式和如何售后维权这几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消费提示,并建议消费者遇到网购售后问题一定要维护自己的权利,可以通过如工商局、中消协以及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等第三方维权机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六大陷阱与四大误区

  陷阱1“刷单”暗箭难防

  通过低价促销廉价产品提高销量,然后再将同一货架上的商品,换成价值更高的产品混淆视听,这种新型的刷单方式,让单纯的网购消费者纷纷落马。

  陷阱2赠品质量没保证

  当网购消费者购买价值较高的商品时,商家会附赠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赠品,但是当附赠品出现质量等问题,要求售后维修或退换时,商家却对其置若罔闻。

  陷阱3小心“李鬼客服”

  网购中的陷阱尽管多是老套路,但是“上钩”的人不少,更令人担忧的是,网购骗术也在不断升级。“假客服”是近来频频出现的网购陷阱,他们通过私人手机号码或短信形式告知网购消费者订单异常,引网购消费者入“阱”。

  陷阱4低价商品附加条件

  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将商品的价格标得很低,但是当消费者拍下时,变成享受低价有附加条件才能享有的。

  陷阱5朋友圈“晒单”未必可靠

  朋友圈上各种晒订单、晒转账截图,满屏买家好评截图是真的?那些“风靡”在朋友圈的保健品、化妆品、减肥产品都很受欢迎?微商生意红火?其实全都是慢慢的套路。转账记录、聊天记录、买家好评,都是有软件自动生成,以假乱真。

  陷阱6钓鱼网站“码”里下毒

  含有钓鱼网站的二维码,用户根本无法判断,而且,看似复杂的二维码,制作起来几乎是“无门槛”。钓鱼网站制作的二维码成为新型网购陷阱,“有毒”的二维码轻轻松松将网购消费者卡里的钱刷走。

  报告还提醒消费者注意网购的四大误区。

  ◎网购消费者认为商家带有皇冠或者等级高的商家商品就一定好;

  ◎网购消费者会认为网上没有真正的品牌商品;

  ◎使用网银,有U盾等硬件在手里,交易就一定是安全的;

  ◎同样的商品,比价后只挑最便宜的买。

责任编辑:陈永乐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OPPO胜利因智能手机技术停滞

OPPO完全地复制了过往二十多年来,在饮料、保健品、家电和服装市场上一再发生过的“营销奇迹”。那么,为什么仍然会出现OPPO式的胜利?

人民币不会也不该大幅贬值

此轮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是自我实现的预期在起作用。应对这一措施,短期内必须坚定地管理投资者预期与资金流动。中长期来看,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切实措施,逐步调低中国的货币存量,从根子上稳定中国的金融。

为何德国对中国投资态度突变

“德国作为商业重镇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政界和经济界有个互不干涉的传统,这就保证了商业活动的独立性。如果德国政府对中国投资筑篱盖墙,只会让自家企业懒惰。”

东北地区已陷入“资源诅咒”

营商环境恶化实际上是东北经济困局的一种表象,是结果而非原因。之所以出现营商环境恶化这一结果,是因为“资源诅咒”、劳动力外流和人口老龄化、体制机制滞后等掣肘性因素的存在。东北要实现振兴,需正视与解决好这三大掣肘性因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