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6日15:14 华商网-华商报

  华商报11月6日消息,俗话说“挂羊头卖狗肉”。近日,有市民反映,他们在一家餐馆吃饭时,点的铁板牛肉竟是猪肉。

  服务员承认造假,称“用猪肉做的好吃”

  3日中午,按照市民的指引,华商报记者来到宝鸡金台区行政大道的“湘味馆”餐馆,就餐的食客络绎不绝。记者在餐馆菜单上找到了铁板牛肉,单价28元。几分钟后,铁板牛肉上桌了,记者尝了几口后感觉这肉的味道确实不像牛肉,而且吃起来有几分香肠的味道。一问服务员,对方说就是牛肉。

  看到有人对菜里的牛肉有疑问,另一名女服务员赶忙过来解释说,他们这菜里的肉就是猪肉。对于记者的质疑,对方还振振有辞地说:“用猪肉做成的好吃”。菜名是铁板牛肉,怎么用猪肉来做?这名女服务员解释说,关键是牛肉和猪肉的价格差别大,不光他们一家这么做,其它家也是这样。

  随后,华商报记者在行政大道另一家叫“蜀香阁”的餐馆也点了一道28元的孜然牛肉,结果一尝这里的牛肉吃起来也没有牛肉味。叫来服务员一问,对方说就是牛肉,在记者要求下,服务员拿出了“孜然牛肉”原料的包装袋,包装袋上标明为“蒙古肉”,但仔细一看,原料竟是猪里脊肉。

  据悉,宝鸡市场上的猪肉价格每公斤约在30元左右,而牛肉的价格约在每公斤60元左右,价格差别大可能是商家偷梁换柱的主要原因。

  执法人员查处涉事餐馆被责令整改

  面对如此坑骗消费者的行为,记者向当地食药监部门进行反映。4日,华商报记者跟随宝鸡市金台区食品药品稽查大队的执法人员来到“湘味馆”餐馆。面对查处,店老板拿出他们这道菜中牛肉的原料包装袋,可标注的原料上明确写着:猪里脊肉。说起为什么要用猪肉冒充牛肉时,店老板装起了糊涂。执法人员表示,这家店铺使用的原料单从包装和索证索票上看是没有问题的。店老板坦言,他们店不光是铁板牛肉,还有28元的小炒黄牛肉也是用这种原料做的。对于这种以假乱真的行为,执法人员表示将严查。

  在“蜀香阁”餐馆检查时,一开始店里的服务员都不承认,还心存侥幸。执法人员查看了这家使用的牛肉原料包装袋后发现,与另一家餐馆的原料一样,都是名字为“蒙古肉”的猪肉原料。包装袋上写的是湖南一家食品厂所生产,但按包装上所留厂家电话一打,结果竟是空号。在检查时,这家餐馆不能当场提供原料的索证索票。

  面对种种疑问,执法人员表示,他们将继续追查原料来源,查处市场上流通的其它假冒牛肉。同时现场责令两家餐馆停止销售这些菜品,立即整改。   (原题为《顾客点铁板牛肉却是猪肉,服务员:用猪肉做好吃》)

责任编辑:刘琛 SF011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OPPO胜利因智能手机技术停滞

OPPO完全地复制了过往二十多年来,在饮料、保健品、家电和服装市场上一再发生过的“营销奇迹”。那么,为什么仍然会出现OPPO式的胜利?

人民币不会也不该大幅贬值

此轮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是自我实现的预期在起作用。应对这一措施,短期内必须坚定地管理投资者预期与资金流动。中长期来看,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切实措施,逐步调低中国的货币存量,从根子上稳定中国的金融。

为何德国对中国投资态度突变

“德国作为商业重镇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政界和经济界有个互不干涉的传统,这就保证了商业活动的独立性。如果德国政府对中国投资筑篱盖墙,只会让自家企业懒惰。”

东北地区已陷入“资源诅咒”

营商环境恶化实际上是东北经济困局的一种表象,是结果而非原因。之所以出现营商环境恶化这一结果,是因为“资源诅咒”、劳动力外流和人口老龄化、体制机制滞后等掣肘性因素的存在。东北要实现振兴,需正视与解决好这三大掣肘性因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