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切努克:人工智能里程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4日 02:36 第一财经日报

  研发历时18年之久的“切努克”7月20日以成熟的面貌问世,成为世界上第一款无可匹敌的跳棋程序。“现在,即使是一个顶尖的跳棋高手和‘切努克’对弈,每一步都没有走错,那么他至多能和‘切努克’打个平手。”人工智能专家乔纳森·斯卡费尔对自己的研发成果欣喜不已

  陈琳

  18年来,专注于人工智能研究的科学家们孜孜以求,想教会计算机下国际跳棋。他们把这个还未出生的“孩子”命名为“切努克”(Chinook),这是一个凭借骁勇善战曾在美洲大陆上横行一时的北美印第安民族的名字。而今日的“切努克”程序并没有辜负它的名字,伶俐、敏捷,完美的出击让它在面对人类跳棋选手时几乎无懈可击。

  7月20日,加拿大埃德蒙顿市艾伯特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教授、人工智能专家乔纳森·斯卡费尔(Jonathan Schaeffer)向外界宣布,研发历时18年之久的“切努克”终于以成熟的面貌问世,成为世界上第一款无可匹敌的跳棋程序。人工智能界把这项成果称之为“人工智能的里程碑”。

  无敌“切努克”

  国际

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与IBM公司的顶级人工智能计算机“深蓝”之间的人机对弈,至今还为人所津津乐道。在多轮的世纪对弈中,大师和计算机各有胜负,让人类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的骇人能力。但是,和下
国际象棋
相比,下跳棋对计算机程序的要求更高。

  表面上来看,国际象棋的棋子分工明显,每种棋子的走法也各有不同。从人类的思维角度来说,要学会国际象棋比较复杂。而对于国际跳棋来说,这一延续5000年的古老游戏,其规则十分简单,在对局前,先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哪一方先走。对局中,双方轮流各走一招,每次只能移 动一颗棋子,棋子的移 动只允许隔一棋一跳,或者只走动一格。最先将己方所有棋子移 动到对方三角区域的人即获胜。每次落子的时间不能超过十秒,在常人眼里,下跳棋更像是老少皆宜的益智游戏。

  但是,计算机二进制的“思考方式”和人类有着本质的不同,越是简单,越是难以把握。要设计出每战皆胜的跳棋计算机程序,远比国际象棋的程序复杂。因为64格的方正之间,跳棋的排列组合高达5万亿亿种,是一个让人望之兴叹的天文数字。

  “平均每天有50台计算机在不停地为切努克做运算工作,高峰时负责这一工作的计算机数量高达200台。”在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专家们又吸收了多位跳棋高手的心得智慧。“现在,即使是一个顶尖的跳棋高手和‘切努克’对弈,每一步都没有走错,那么他至多能和‘切努克’打个平手。”

  18年的智慧成果

  “当时,想到开发这个软件,仅仅是因为我太天真。漫长的18年,对我的耐性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不过我也终于明白,原来我可以做到。”得到人工智能界的肯定和褒奖,乔纳森·斯卡费尔毫不掩饰自己激动的心情。

  当然,研发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97年和2001年间,由于种种原因,相关研究意外中断,那也只是一个小插曲。更令科学家难忘的是,1994年,乔纳森·斯卡费尔用“切努克”的早期版本向跳棋冠军马里恩·汀斯雷(Marion Tinsley)发起了挑战。马里恩·汀斯雷从1954年开始棋手生涯,40年里只输了9次,在世人眼里是无可争议的“跳棋之王”。马里恩·汀斯雷与“切努克”六次下出平局之后,以“切努克”的取胜而告终,这对于马里恩·汀斯雷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八个月后,马里恩·汀斯雷死于胰腺癌,有很多人甚至将马里恩·汀斯雷的死因归结于输给“切努克”之后的抑郁。虽然这种带有揣测性的指责给科学家们带来了沉重压力,但也让科学家看到了“切努克”的潜力。

  如今的“切努克”不用像“深蓝”那样把对手落子的每一种意图都分析一遍,而是能够像人类一样辨别出制胜的关键一步,速度之快是现今其他计算机程序都无法与之匹敌的。“在开发‘切努克’的过程中,我们史无前例地将计算机系统的运转能力增强了100万倍,这等于提高了人工智能研究的门槛,而且抬高得还不少。”乔纳森·斯卡费尔对自己的成就津津乐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