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政策应该扶长还是扶短?
据研究,国际上多数产业是大工厂的市场占有率大而且发展趋势愈来愈大,即日益“高度集中”。但奶业是个反例,无论是乳品加工制造基地的规模,还是其所覆盖的市场份额,世界乳业发展至今两者依然都是高度分散的。
这一结论包括了所有乳制品的制造,例如液态奶、奶油、干酪、冰淇凌、奶粉和炼乳等。换言之,绝对占据着今天市场大份额的各类乳制品,是来自于全球为数众多的小工厂。 乳制品加工产业在国际“产业集中度研究”领域,一直被公认为是低的。
其原因在于,乳与乳制品具有与一般工业产品不同的特殊性,本质上必须是“新鲜的才是最安全最有价值的”。 保证“新鲜”的主要措施是以下四方面:1、生乳的生产是高度分散的;2、收集新鲜生乳的“收奶半径”是有限的;3、选用尽可能低的热处理强度对乳汁杀菌;4、低热处理强度制得的乳制品。
但是自2000年中国乳业进入了超常发展阶段以来,我国社会的主流观念却正好相反,在以长保质期灭菌乳产品为主的少数乳品巨头企业崛起的背景下,普遍认为乳品工业不仅可以、而且必须是高度集中的。
而且近年来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工信部鼓励企业兼并从组,基本立足点是“扶大不扶小”,实际上是“扶长(线)不扶短(线)”。这是需要认真反思和纠正的一个核心错误。
透过“三聚氰胺”事件,我们可以发现:立足本地市场,以新鲜为主要产品的中、小企业大多得以幸免,其主要原因在于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上述保证新鲜的四个原则,重视奶源基地建设;而追求“做大”的企业几乎无一能够幸免,原因在于他们都以非新鲜的长保质期的产品为主,以无限度扩张市场为目标而忽视了奶源基地建设。
事实已经证明:城市型奶业的优势在于奶源的可控制程度高,新鲜奶制品的安全性可靠。
事实将会进一步证明:扶“长”的结果是企业做大做不强;扶“短”则能促使各地众多企业与本土奶农、与本土居民两方面结合得更紧密;通过资产纽带进一步形成真正的“又大又强”的乳品企业集团。
虽然世界上的单个乳品工厂规模不大(相对于集中度高的其他产业而言),但由奶农们合作或其他方式组建的小工厂相互再合作,建立大型集团公司的做法则非常普遍。今天我们看到的国际大型奶品企业,多数都是通过多层次合作形成的奶 农 合 作 社 , 例 如 新 西 兰 的“恒天然”,丹麦和瑞典两国奶农联合的ARLA等。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样的大型乳品公司里,所有的股东全是养牛的奶农,而且股权分配的唯一依据是产奶量的多少;如资金不足,则通过借贷融资解决,而不接受以资金形式的投资入股;如果资金拥有者愿意投资作为股东,那么第一步就得把资金用于购买奶牛,而且把这作为一个合格奶农的标志;至于公司的经理和经营管理人员则由股东选择聘用。
我们目前深受以“加工为中心”的结构视角的局限,“对牧场是第一车间”的理解还是过于肤浅 ,仅 仅 理 解为“生奶的质量安全性是乳品质量安全性的基础”还是不够的。 如果站在整个产业的层面上来看,需要进一步理解为“生奶的生产是整个奶业产业的基础”,生产生奶的奶农必须投入和拥有产业资本,以此来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以及风险责任,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食品安全才能有更可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