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丁棉:洋奶粉降价诚意不足是在打擦边球

2013年08月01日 16:17  新浪财经 微博

  徐雯 许旻 发自上海

  新浪财经讯 7月11日消息,两个星期前,多家奶粉厂商证实正被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继国产品牌贝因美降价,不少进口品牌也紧随其后。对于这样看似大面积的奶粉降价声势,王丁棉认为,进口品牌价格仍太高,此次降价诚意不足,大部分降价的产品并不是主打,原本就不畅销。

  “这是打擦边球,更像是促销。”王丁棉表示,发改委反垄断调查后出现的这轮降价潮只是阶段性的,并且这些承诺降价的企业在降价的幅度和额度上诚意不足。

  例如,美素佳儿的降价幅度只有5%,惠氏等其他洋品牌的降价幅度也在5%-20%之间浮动,而据王丁棉调查,实际的降价比例可能只有5%-8%,这根本没有办法使消费者满意。

  王丁棉透露,在2006年到2012年之间,国外奶粉品牌平均每年的涨幅可以达到15%-16%之多,以前180至190元就可以买到的奶粉现在需要250至260元,综合来看,这次的小幅度降价后,洋奶粉总体价格还是居高不下。

  国外品牌奶粉在国内为何如此高价?王丁棉认为原因是奶粉的营销成本太高。他说,在新西兰、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一款900g的奶粉产品只要120块左右,但在国内却可以要价到250块以上,令人吃惊。

  他做了一下简单的计算,一罐900g奶粉大约需要8公斤牛奶,以4块钱一公斤牛奶算,原奶的成本价是32块钱,最多不超过40块;加上运输、加工、储藏、包装的成本,奶粉成本在50至60元之间;企业需要赚取的利润以20%算,那么售价差不多在70元;可现在市面上900g的奶粉价格普遍在200元以上。

  究其原因,王丁棉认为,这是销售渠道的复杂性所造成的。国外的奶粉基本上是由厂家直接卖给商店的,即使有经销商收费也不高,而国内的渠道就复杂得多。“国外为了防止有人倒卖奶粉,顾客一次性买几百罐商店不会允许;但中国的奶粉企业一般会争取医院、商店等销售渠道,需要给医生、店长一些“福利”,这些成本都需要消费者买单,价格自然高了。

  王丁棉对此次奶粉降价不满意的另一点是,一般来说,奶粉企业旗下的产品种类非常多,但这次不少企业只挑选了小部分产品进行降价,有些产品可能原本就不畅销,也不会对企业销售造成什么影响。

  比如惠氏、多美滋等都只在降价方案中标明对“主要产品”降价,其他不少产品的价格并没有变化。王丁棉称,企业这是以促销、积分的方式代替降价,是在打擦边球。

  这段时间,工信部针对奶粉行业的整顿可谓是重拳出击,预计在7月中旬,还会出台关于婴幼儿乳粉企业兼并重组的细则。

  对此,王丁棉认为,要改善中国奶业现状,通过企业兼并重组还是不够的,如果大企业不能够保证乳制品的质量,那波及的危害程度将更大。根据他的观点,政府出台政策只是一时的,是被动的,提升质量不能单纯依靠政策,推动乳制品全面降价还是要通过简化营销渠道,降低营销成本的方式。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湖南公布瓜农死因:外力诱发血管破裂
  • 体育世锦赛-孙杨卫冕800自冠军 恒大3-0国安
  • 娱乐传邓文迪聘律师追分手费 总价4400万美元
  • 财经明日成品油迎调价窗口 搁浅几成定局
  • 科技中移动今年不推廉价iPhone
  • 博客冯仑:2020年卖售价不到一万精装房
  • 读书数额巨大遭质疑:中国对外援助60年变迁
  • 教育南京一大学生威胁老师给高分 高考录取
  • 陶冬:手头有钱现在该放在哪里
  • 水皮:楼市调控口径为什么会大变
  • 孙立坚:宏观经济四大问题的政策建议
  • 赵伟:克强经济学必须直面的一道难题
  • 江濡山:钱荒背后的金融黑洞有多大
  • 周天勇: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点在哪
  • 小赢妇:主宰中国人命运的两市
  • 叶檀:面对高房价 央行不应推卸责任
  • 董少鹏:谁给中国经济植入悲催基因
  • 陈思进:中国经济的特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