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造假现象日趋增多:旧药渣烘干漂白后再卖

2013年06月14日 16:20  北京晚报 

  制假魔爪伸向普通中药材 手段翻新害人不浅

  药厂用过的药渣烘干漂白后再卖

  近年来,中药材市场价格不断上涨,与之而来的是中药材造假现象也日趋增多。记者近日暗访了解到,制假售假不仅从过去的名贵药材向普通药材扩散,而且造假手段翻新,甚至用淬取后的药渣“鱼目混珠”,非专业人员难以辨别。

  造假

  技术翻新 药渣重新加工再卖

  在全国三大中药材批发市场之一——成都市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记者见到了正在药材检测中心忙碌着的技术人员王永康。谈到中药材造假技术,从事中药材检验工作长达20多年的王永康说,长期以来,制假售假主要集中在虫草、燕窝等名贵中药材,普通药材造假并不多。然而,随着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将制假的“魔爪”伸向普通中药材,而且手段也日趋翻新,其中不乏高科技手段。

  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通过添加其他“元素”提升重量……在全国一些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一些客商给记者细数了种种中药材造假的办法:用外形、颜色与冬虫夏草都极为相近的亚香棒虫草来假冒冬虫夏草;用染色的玉米须来冒充藏红花;加铁丝来增加虫草的重量;用苹果皮来代替牡丹片;将人工栽培的参作为野山参出售。

  不过,在许多客商眼中,这些传统的手段已经不入流,容易被人识破,仿真度最强的当属药渣掺假,即将药厂淬取后的药渣掺入正常药材中以次充好。

  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组执行组长陈其广说,不少缺乏商业道德的“现代中药”生产企业把提取过“有效成分”、“单体”的中药原料再加工切片,以饮片方式销售到药材市场上去。使得许多药厂用这种“饮片”生产出来的中成药药效大减,甚至完全失效。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太子参销售商给记者展示了此类药材:3包太子参,颜色、外形相当接近,其中两包分别是用水和酒精淬取后剩下的药渣。他将药渣掰断后可以看到:与药材相比,用水淬取过的药渣很碎,断裂面光滑宛如玻璃;用酒精淬取的断裂面呈空心粉末状。“药渣淬取后会变黑,但用双氧水浸泡后,颜色会变得比原来还白。与药材掺杂后,药材也会慢慢变白,最终两者颜色融为一体,难以辨认。”

  逐利

  百倍回报 催生黑色产业链

  一名药材经营客商以药渣掺假为例,给记者勾勒出了一条黑色产业链:药厂部分违法人员将本应及时销毁的药渣偷偷运出,再运至加工厂,由专门人员负责药渣烘干、漂白等技术处理,最后销往中药材市场。“一车药渣两三吨才几百元,加工费一般每公斤两元。每一环节都产生高额利润,最终卖到市场的药渣价格约为中药材的一半。这两年中药材价格上涨,有时能卖到市场价的七成。”

  业内人士透露,中药材造假不仅包括中药材,还包括一些中药饮片。河北安国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批发市场,那里的商户本来只有经营批发中药材的资格,但由于饮片更好卖钱,因此,大量商户都在做中药饮片的加工生产,假冒伪劣行为时有发生。而后,这些质量难以保证的中药饮片又被卖到医院和中成药制药企业,最终来到消费者手中。“过去造假都在原材料的等级分类上,如把二等货的中药材作为一等货来卖,但现在在中药的种植、饮片的加工各环节,废物利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几乎无处不在。”杭州市中医院院长杨勇对此很是头痛。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海宁市斜桥镇华丰村党委书记朱张金平时有搜集有毒有害食品的习惯。他说:“有的造假一公斤的成本才2元或3元钱,可利润回报却在10倍、甚至100倍以上。巨大的利益诱惑,导致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一些业内人士说,在中药饮片领域,造假的黑色利益链还能够继续向终端延伸。如有人专门从事生产假冒包装袋、印刷假冒合格证明以及假销售出库单等“造假服务”。

  中国中药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我国中成药产值达2882亿元,同比增长20.8%;饮片产值692亿元,同比增长27.1%。“如此庞大的产业,如此高额的回报,必然会催生造假产业链。”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商——伊厦成都国际商贸城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余力说。

  探因 

  资源短缺 监管缺位 标准缺失

  业内人士认为,中药材造假背后,还存在客观上的供求错位以及主观上的监管缺位、标准缺失等一系列原因。

  从客观上分析,以虫草等珍稀野生中药材为代表,“竭泽而渔”导致供求矛盾日益尖锐,从而给造假提供了市场空间。在中医600余种常用药材中,纯依赖野生药材资源的占400余种,人工种养的品种约占200种,但其中50%左右的需求量仍依赖其野生药材资源。目前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药用植物已达168种,道地野生中药材正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甚至枯竭。

  中药材造假还有主观原因:

  因行业标准缺失。伊厦成都国际商贸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寿建鸿说,由于标准缺失,如何对假药进行定性存在尴尬。“对于通过各种手段掺假售假的行为,打击起来相对简单,但中药材讲究道地,不同地区种出来的中药材其药性也各不相同,如果客商以次充好,是否能够认定其售假面临现实的操作难题。”

  准入门槛较低。记者在全国一些中药材市场走访时了解到,大多数从事中药材经营的都是一些药农,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只要注册一个经营许可证,就可以进驻市场进行销售。

  监管失范。约20个部、委、办、局涉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由于各部门之间既有权力交叉,也有监管“真空”,直接导致了“几个大盖帽管不住一棵草”的局面,也给制假、售价创造了机会和空间。

  违法成本低。成都市金牛区药监局局长郑涛说:“目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贩卖假药材将按产品价值的2倍至5倍处以罚金。平时,这些商贩最多摆20公斤至30公斤,罚下来最多就几百上千元,还没有中药材的检测费用高。”J070 《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 体育C罗推特否认续约皇马 曝安切洛蒂今上任
  • 娱乐默多克要和邓文迪离婚 可能补偿10亿美元
  • 财经人民日报:别指望房产税成降低房价利器
  • 科技熊猫烧香病毒作者涉嫌开设赌场罪被抓
  • 博客宋英杰: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不准
  • 读书狠绝冷帝婚书换江山:锦云遮陌上霜
  • 教育动画法学等专业成高失业专业 高考查分
  • 育儿一定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两男童溺亡
  • 谢百三:中国股市是世界上最差的股市
  • 张明:美国不会突然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 管清友:未来十年是全球化黑铁时代
  • 刘杉:股市改革不是体面点地抢钱
  • 徐斌:现在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前夜?
  • 陈虎:市长拍胸脯还债能挺几年
  • 孙立坚:国际游资为何能冲击中国市场
  • 陶冬:银行之间拒绝拆借的背后是什么
  • 水皮:汇金为什么能撑门面
  • 马宇: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案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