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锦
白酒塑化剂风波并没有因为贵州茅台的出面澄清而画上句号,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12月13日,一家名为北京中能兴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机构发布了关于白酒塑化剂的检测报告,共涉及茅台、五粮液、洋河和习酒等四个品牌的11款白酒产品。据其发布的检测报告,这11款送检的白酒样品中,除了2款符合卫生部551号文件规定的最大残留量之外,其余9款产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该四个知名白酒品牌无一幸免。
“茅五洋习”均有产品超标
12月13日早盘,白酒板块一度低开高走出现上涨,但下午两点后板块急剧下行,收盘时,除了洋河股份之外的白酒股全线收跌,其中沱牌舍得跌幅达4.57%,五粮液、金种子酒、水井坊跌幅逾3%,贵州茅台、酒鬼酒、山西汾酒跌幅也超过2%。
贵州茅台在12日的媒体说明会上曾强调茅台酒塑化剂含量没有超标,并认为白酒工业不会因为塑化剂风波而终止发展和成长的步伐。
而根据中能兴业发布的检测报告,其送检的2款茅台的白酒样品——53度飞天茅台和51度茅台汉酱酒均存在塑化剂“超标”现象,飞天茅台DEHP检出值为1.620mg/L,汉酱酒DBP检出值为6.37mg/L。
在卫生部551号文件,即《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中,关于DBP、DEHP和DINP最大残留量的标准分别为0.3mg/kg、1.5mg/kg和9.0mg/kg。
根据中能兴业的检测结果和卫生部文件,五粮液的4款送检样品中除了52度感恩酒符合要求外,其余3款产品:52度五粮液、五粮液1618、五粮液专卖店特供酒均“超标”。洋河3款送检样品中,46度天之蓝符合要求,而52度梦之蓝和55度洋河大曲均有不同程度“超标”。习酒的2款送检样品也存在“超标”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9日酒鬼酒塑化剂风波被曝出后,中国酒业协会曾发表声明称,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
而此次中能兴业的检测结果也显示出,送检的11款白酒样品中,几乎全部都含有塑化剂,且高档酒的塑化剂含量高于低档酒的含量。
据中能兴业的声明,检测机构为隶属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北京市某分析测试中心,该中心通过了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CNAS)、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CMA),是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科技成果检测鉴定市级检测机构。
根据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网站信息介绍可知,该检测机构应为北京市食品安全分析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能兴业还声明,本次检测只针对送检的样品;送检的样品均从酒企的正规渠道购买,但不能因此确定所购产品一定为真;本次检测的结果仅为参考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中能兴业公司及其员工不持有任何白酒的多方或空方头寸。
塑化剂影响或超出预期
事实上,本次中能兴业所送检的四个品牌中,贵州茅台曾两度发布公告,并出具了三份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称产品符合相关要求。
此前,酒鬼酒塑化剂风波被曝出后,洋河股份也在业内率先表示,所有产品均不存在塑化剂等食品安全问题。洋河还提供了今年9月一批有关塑化剂的专项检测报告,检测机构分别是宿迁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省质检院和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涉及塑化剂的16项具体指标中,检验结果都是“未检出”。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马勇在12日贵州茅台的媒体见面会上也表示,“白酒的塑化剂,所有报道出来的检测、检出值,现在无法判定是否超标,因为现在世界各国没有这方面的标准,包括世界卫生组织。说明塑化剂的危害性并不是确定性的,塑化剂对人造成的风险是存在的,但是风险并不等于危害。”
此前,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指出,2011年台湾塑化剂污染事件后,卫生部设定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在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中的临时限量,其目的是排查在食品中人为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
尽管对于白酒塑化剂“超标”与否和对人体的危害目前尚未有权威定论,但塑化剂事件还是难以避免地会给白酒业带来影响。
11月19日塑化剂事件被曝光之后,部分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白酒业界人士曾表示塑化剂只是白酒行业的一个小风波,对白酒行业的影响是暂时的、有限的,塑化剂事件很快将会过去。
然而,在一波接一波的塑化剂“超标”消息的侵袭下,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塑化剂事件对白酒行业的影响或将超出预期。受到多重负面因素影响,白酒行业已经大不如前,而目前正值白酒消费旺季,塑化剂事件对消费者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销售,这也将逐渐体现在各大白酒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
更有人士判断,“塑化剂事件,或许整个2013年都不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