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记者调查发现,杏坛千家塑企仅2家有资质进口固体废物
中央电视台日前曝光,佛塑股份旗下的鸿基分公司违规使用洋垃圾制造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佛塑昨日晚间就此发布公告,承认其持股70%的佛山鸿华聚酯切片有限公司(简称“鸿华公司”)的餐具车间涉嫌违规添加再生料生产中低档一次性发泡餐具产品,该车间现已被佛山市质监局查封,佛塑已对子公司进行了处理。记者留意到,受事件影响佛塑股票自8月10日起已连跌两日。
昨日,南方都市报对佛塑上游产业顺德区杏坛镇塑料贸易及加工厂商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地确有大量塑料厂商进口废塑料,以供应当地加工企业及外来采购者。顺德区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相关人士还告诉记者,在杏坛现存千家塑料企业中,仅2家具有进口固体废物的资质。
同时被央视曝光的顺德威控(塑胶)有限公司经理林伟波称,他们确实是从外国进口废塑料,但加工后都出售给家具、电器和工业材料方面的生产商。
[厂方通报]
违规产品产量没那么高
鸿华违规营业收入仅占佛塑1.2%,佛塑将全力追回问题产品
日前媒体报道称,“佛塑股份鸿基分公司违规使用废料制作发泡餐盒,每月产量高达一千吨,也就是每月大约生产2亿个这样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对此,佛塑虽然承认存在违规行为,但却对报道所指的产量提出质疑。佛塑称,今年1-6月鸿华公司生产的发泡制品(包括一次性餐具和包装用片材)总产量为2539吨,其中涉嫌违规产品为1667吨。
此外,佛塑透露2010年1-6月鸿华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共3495万元,其中涉嫌违规产品营业收入为2101万元,仅占整个佛塑股份今年1-6月的营业收入的1.2%。另外,2010年1-6月涉嫌违规产品并未实现营业利润,反而亏损104万元。
事件发生后,佛塑表示已经采取措施,使鸿华公司立即终止全部一次性发泡餐具的生产经营,并将全力追回已发出的问题产品予以销毁。而佛塑亦对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进行了全面排查,并未发现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根据2009年年报,在佛塑主要的15家控股公司中,鸿华公司并不算特别显眼的一家。资料显示,其主要经营业务为塑料新材料制造,主要产品为聚酯功能母料及相关制品,2009年共实现净利润40.8万元。
有佛山证券分析师指出,近年佛塑股份通过与比亚迪合作,成为新能源板块的股份,被资本市场看好。“虽然本次被曝光的控股子公司不是佛塑重要的子公司,但对佛塑仍会造成一定伤害。”
[记者调查]工业区黑水横流味道刺鼻
南方都市报昨天对央视报道中涉及的佛塑上游产业顺德区杏坛镇塑料贸易及加工厂商进行了调查。当地确有大量塑料厂商进口废塑料,以供应当地加工企业及外来采购者。这些做进口的企业绝大部分没有环保资质,而加工企业也大多对产品去向睁只眼闭只眼。
300家贸企每月进口废塑料
杏坛塑料商会秘书长何杞源告诉记者,杏坛目前有300多家塑料贸易企业,他们从国内外市场采购各种废塑料,转手出售给本地的塑料加工企业。大多数企业都是小规模的家庭作坊式,租或建个仓库就开始经营。记者在杏坛看到,几乎举目皆是大大小小的塑料厂,街道上不时看见村内的塑料原材料堆放在厂门口,一辆辆大货车运载着废塑料在狭窄的村路上穿梭。
昨日18时,杏坛的吕地、雁园等塑料厂商集中地仍一片繁忙。一企业经营者告诉记者,他们厂每月都要进口几个货柜的废塑料,大约100吨,记者采访的另一家情况也差不多。何杞源掌握的情况是大多数塑料贸易企业每月只进口20到40吨,这项生意最近不好做,远不如前几年的盛况。
进口前无人按规申报
顺德区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杏坛现存千家塑料企业中,仅2家具有进口固体废物的资质,而且这两家每次进口废塑料,按规定都要事前先向固废中心申报,到货后还要尽快让固废中心去仓库检查。但近段时间,固废中心没接到任何申报,也没接到企业的到货通知。
“他们没申报,我们也不知具体情况。”该人士表示,企业到杏坛经营废塑料,一般都是只办理工商等执照,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进口还要办环境方面的审批,政府对此的监管还存在漏洞,目前当地镇政府已经专门成立了塑料整治办专门负责。
加工企业不问产品流向
央视报道指这些企业明知再生料不可用于餐具,却对买者大开方便之门。昨天记者在杏坛吕地村采访的多家企业都表示,他们只管卖出产品,但是客户是要用来做什么,却不是加工企业能够制约的。被央视曝光的顺德威控(塑胶)有限公司经理林伟波却表示,央视报道的不是事实,他们确实从外国进口废塑料,但加工后都是出售给家具、电器和工业材料方面的生产商。
当地已关掉一半塑料企业
昨天下午,记者到杏坛吕地的工业区走访。未进工业区就闻到空气里充斥着像燃烧塑料发出的刺鼻气味,当天刚下过雨,街道上积满黑色的污水,不走几步白色的运动鞋就被弄脏。
在200多米的东康路上,大小塑料厂一家接着一家,除了几家士多、饭店,整个路段都是塑料厂。有些路段不到5米的街面就挤着3家塑料厂。在这些塑料厂仓库里,或捆绑好或随意堆放的塑料,摞到四五米高,直顶仓库顶部,像一座座塑料山。
实际上,塑料企业造成的污染已让杏坛镇政府和当地居民难以忍受,从去年开始政府已针对塑料企业进行多次大规模整治。杏坛塑料商会秘书长何杞源介绍说,现在加工企业已从1500多家减少到700多家。这700家加工企业,与各地来此采购原料的企业一样,都要靠当地300家塑料贸易企业供应塑料,贸易企业的废塑料则是通过进口和在国内塑料市场广泛采购而获得。
央视报道
曝光佛塑用洋垃圾做餐盒
日前,央视经济频道对上市公司佛塑股份下属鸿基分公司违规使用洋垃圾进行曝光。该企业从顺德威控(塑胶)有限公司购入用进口洋垃圾制成的废料颗粒,制成发泡餐盒进行内销,每个月大约生产2亿个餐盒。据专家介绍,这样的一次性发泡餐盒,装入滚烫的炒粉放置一晚后,会出现泡沫塑料丝,消费者无形中可能就吃进去了,而人体是不会分解这些东西的。
更令人惊讶的是,佛塑股份甚至将内销与出口区别对待,出口的,基本上添加的废料都不大。事实上,国家早在20年前就已明确规定:“凡加工塑料食具、容器、食品包装材料,不得使用回收塑料。”
网文摘录
杏坛被称为“废塑料的华尔街”
在2005年,阿里巴巴论坛上有人撰文称,杏坛当地有一千多家进口废塑再生颗粒的生产厂家,每天生产至少5000吨的再生颗粒,从事贸易的货场也接近1000家,这些商人自豪地称杏坛为“废塑料的华尔街”,“世界目前最大的进口废塑料集散地”。
政府回应
已立案查处7家违法企业
据佛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消息,市质监部门8月10日晚从媒体报道中获悉有企业违法生产的线索后,连夜启动食品质量安全应急机制,截至11日下午,共查处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的企业7家。质监部门已依法责令企业立即停止生产,查封相关原料和生产设备,并对部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进行了抽样检验。对7家违法企业,质监部门已经立案,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市工商部门也查获不符合要求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约48 .03万个。副市长王玲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正视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记者了解到,昨日顺德区市场安全监管局已对央视曝光的两家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该局新闻发言人、局务委员杨西学表示,执法部门已认定威控公司超范围经营。至于原材料监管,目前法律上并无相关依据;原材料加工后的产品流向,也不在市场安全监管局的监管范围内。据悉,关于此事件,顺德区市场安全监管局还将于今日发布更详细的调查结果。
采写:南都记者 谢睿 郁石 欧阳少伟 程俊 实习生彭程
摄影:实习生 宋文辉 南都记者 郭继江 南都制图:李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