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揭开自备药品内幕:黑心医生专坑农村患者(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 15:41 兰州晚报

  “自备”内幕须从药品“进”医院说起

  这种所谓的“自备药品”究竟是咋回事?它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就此,记者展开了调查。近日,在城区一医院外科担任主治医师多年的朋友的一席话使记者明白了许多。他说,要想知道“自备药品”背后的“秘密”,必须要知道一种药品生产出来后,是如何走“进”各大医院药房和被输入医院微机系统的。首先需要跟医院主管院长、药剂科长、药剂科成员、各专业科室主任组成的“药事委员会”,医院药房的采购员、库管员,门诊部和住院部的药房主管,各科室相关人员混熟。接下来的公关工作更为繁琐,具体流程如下:首先交“进门费”(标准为:3级甲等医院单个产品收费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这一关要主攻医院领导;其次是打通“药事委员会”各成员,其中最关键的是两个人,即药剂科长和相关科室的主任,前者同意,后者写申请,才算通过“初审”。要过这一关,厂家需付给药剂科长几千元的“见面礼”,需给相关科室主任几百元的写申请费;第三关是买通医院药房的采购员和库管员,将你的产品上药房电脑目录,厂家需给他们几百元费用。过了以上关口,一种新药就算是“进”了医院。

  “自备”销路全靠医生来“使劲”

  据了解,药品“进”了医院,并不等于万事大吉,还牵扯到这种新药能不能卖得动。药剂科主任拿钱后,会立即把该药品的销售情况和自己的责任“脱钩”,对医药代表说,“底下的工作你们自己做,别卖不出去来找我。”这底下的工作就是指能够让有关人员心甘情愿地去“卖”药,就是给回扣。当然,搞定了医生,并不表示万事大吉,医院里要用钱打发的地方还多着呢。药房管仓库的得“孝敬”上一盒5角的回扣,不然他会假称没货,不给患者拿这个药;药房做电脑统计的,也要给5角一盒的回扣,只有这样,他才能给你统计本周或本月这个药一共开了几盒、是哪些医生开的;财务科负责结账,也要“孝敬”上1元一盒的回扣,否则会老说账上没钱,拖着货款不给结。所以,紧接着就要做门诊部和住院部药房有关人员的工作,由于这些人都是一线人员,领药和统方(统计医生开的处方)须经他们的手,一般每人几十元(药房工作人员平均5到8人),统方费另外算,每统计一盒可以提1元以下的好处。最后是“进”门诊部和住院部(处)各科室,产品能否卖得动,全靠科室主任和主治大夫的共同“努力”,否则前功尽弃。这里又产生一项费用,叫“科室会费”。所谓“科室会”,就是科室工作人员聚在一起开会。名为“开会”,实际上是产品“推介会”,通常情况下在餐饮及娱乐场所进行,花费视情况而定。药品销售有一种“二八理论”,即80%的产品销量出在20%的人身上。换句话说,就是每家医院只要有一到两个“枪手”医生帮着“使劲”,该产品就不愁没销路。而“使劲”就要采用“自备药品”、“指定购买”、“回扣药品优先”等方式达到“卖”药拿回扣的目的。

  “自备”回扣医务人员能拿多少?

  说到回扣问题时,和记者聊天的这位外科医生的朋友突然停顿了下来。记者感受得到,在医院工作这么多年的他,肯定也是回扣的受益者。为了让他打消后顾之忧,记者道出了心里话:“请你放心,我写稿子绝对不涉及你个人的隐私!”在和他随后的谈话中记者了解到,一般一盒药,要给医生20%左右的回扣,行话中有“一九扣”、“二零扣”、“二五扣”之说。由于保健品和针剂成本低,能给医生“三零扣”即30%的回扣,所以,这也是长期以来各大医院医生建议让患者多输液的原因之一。

  谈到药品回扣多少的问题时,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来说价格20元以上的药品都有回扣,不管什么药品,一个医生如果每月开出300盒,每盒厂家给提成5元的话,每月的“灰色”收入就能“进账”1500元。如果是价格高一点的药品,可提成10元甚至更高,那他的收入就更多了。另外,因为拿药品回扣的事,医院里还产生了不少矛盾。在住院部,管床的住院医生负责开药,查房的主任医生不直接开药,拿不到回扣,自然很不乐意。他们有的找科室主任要求大家平分,有的就私下找住院医生,从别人碗里“挖一勺子”。有的门诊医生为了多拿回扣,病人该住院的不让住院,留在门诊天天挂水治疗,就是为了多拿回扣,而医院因为住院病人检查多、利润多,就希望病人住院,这就又产生了矛盾。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目标医生”都难以拒绝厂家及医药代表的诱惑,并最终死心塌地为厂家“卖命”?对此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是必然的结果。只要有利益驱动,这种‘交易’就不会停止!”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