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打车软件响不停 乘客有权让司机关闭软件

2014年07月23日 14:40  中国新闻网  收藏本文     

  中新网杭州7月23日电(记者 赵晔娇 实习生 李津)乘客在手机上下单,出租车司机通过手机抢单。自从手机叫车软件“滴滴”、“快的”推出后,打车方式几乎迎来了一场革命。但是,打车软件也遭到不少诟病。不少乘客表示,坐上出租车后,司机手机还是开着软件,不间断的叫车播报声让人心情烦躁。

  “以前打车还能听听广播,现在一坐上出租车,满耳都是的哥手机上的叫车语音播报,我需要一个清静的环境。”杭州市民王小姐说。

  “有些出租车师傅安了两个手机,一个用“快的”接单,一个用“滴滴”接单,声音此起彼伏。”有市民向记者抱怨。

  手机打车软件是一种智能手机应用,原理很简单,乘客与司机安装同一款叫车应用后,乘客只需要输入用车时间、出发地和目的地及加价金额,附近司机即可同步听到语音播报,并根据路况和自己的位置来判断是否接单。

  “用打车软件的年轻人多,碰上着急叫车还会额外加钱给我们,车开到哪里,手机就会播报附近一带乘客的叫车信息,不用兜圈子找生意了。”葛大叔是杭州一名出租车司机,他告诉记者,上班时间他的手机几乎是一直开着打车软件,随时留心报单,听到有合适的单子会马上抢单。

  打车软件上的语音播报,在出租车司机看来是生意,可是对乘客来说,却是噪音。

  记者拨通了杭州大众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的电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打车软件不一定合法,使用打车软件也只是司机个人的行为。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公司并不支持出租车司机使用打车软件。

  使用手机打车软件是司机个人行为,那么报单发出的噪音会不会侵犯到个人权益?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章斌晖告诉记者,出租车司机与乘客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合同关系,以司机安全运送乘客到某地点、乘客付出租车费为各自的主要合同义务。

  一般来说,在乘车过程中打车软件的语音播报声音并不会侵害乘客权益,除非该语音播报声音会损害乘客的身体健康,但乘客上车后完全有权告知司机立即关闭该播报语音,否则将导致身体健康受损的不利后果。

  司机在乘客提出要求下仍然坚持播放语音以致造成乘客身体健康受损的后果,乘客可以以侵害身体健康权或违约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权益。

  当然,排除身体不适的原因,“如果司机拒不关闭手机软件,而播报的声音确实让你反感,也可以以服务不佳为由向出租车公司投诉。”章斌晖说。(完)

文章关键词: 打车软件出租车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台湾客机迫降时重摔起火48死15伤
  • 体育足协杯吉拉迪诺首球 恒大遭建业绝杀出局
  • 娱乐亚视前女主播钟慧宁堕楼身亡 终年43岁
  • 财经福喜难被罚倾家荡产 7次都没检出问题
  • 科技高通CEO来华避谈反垄断调查
  • 博客日本人骨子里很懒 飞机客舱有秘密地道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生宿舍搬进600男生 被担心男女混浴
  • 刘杉:国务院的政策逻辑是什么
  • 桑东亮:人民币升值开启资产泡沫时代
  • 冉学东:银行地产股突然启动的逻辑
  • 易宪容:楼价调整幅度不是谁可左右的
  • 叶檀:央行又印钱了吗?
  • 谢作诗:取消限购不能阻止房价下跌
  • 摘叶成剑:百圆裤业透露A股借壳毒瘤
  • 张炎夏:福喜也可能是被冤枉的
  • 余丰慧:迪拜楼市致股市崩盘警醒中国
  • 龚蕾:家族财富榜透露最具潜力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