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卖奶粉靠谱吗:奶粉还是那奶粉 药店另有所图

2013年10月10日 13:39  《中国商界》杂志  

  药店卖奶粉靠谱吗

  消费者不买账,药店另有所图,该举措难道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催的结局?

  高晓娟

  5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6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商务部、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其中“实行婴幼儿配方乳粉专柜专区销售,试行药店专柜销售”的政策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针对近年来奶粉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政府部门重拳不断。

  近日,江苏、广东等地部分药店已经开始试水奶粉销售了,北京的全新、金象和同仁堂也有幸成为第一批试点单位。如果你现在去某些药店买药,可能就会发现原来陈列药品的架子上突然多出了几列婴幼儿奶粉。

  尽管品牌没两个,数量也不多,但这却是前所未有的。而至于最后成效怎样,可能还有待观察。但随着记者的走访,至少目前各方似乎都不太看好。

  奶粉还是那奶粉

  9月中旬,在位于北京市十里堡一个已开设婴幼儿配方乳粉专柜的华堂某药店,记者一连走访了两天,发现该药店专柜销售的奶粉只有一种品牌,用堆积木方式依照适应年龄不同分类摆设,倒很容易吸引顾客的眼球,但真正购买、甚或只是咨询的顾客确实不多。有些顾客刚开始有点好奇,但也是偶尔瞥一眼就直接买药去了。

  这一现状记者从该药店工作人员出也得到了证实。据介绍,该药店试水奶粉销售获得了相关部门的审批,奶粉是由公司总部统一进货配送的,是国内知名乳品集团从未在国内销售的产品,不过从8月初至今卖得并不好。

  何以至此?该工作人员表示不便表态。倒是一位来该药店买药的王女士的一句话似乎可以做个注解:“不管在哪卖,奶粉不还是那奶粉吗?我们没必要非得来药店来买啊,而且可供选择的品牌、品类都有限,价格也和超市差不多。”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女士还表示,“其实此次政府试行药店卖奶粉,更多的是从事后监管的层面在考虑问题,因为电子标签也是为了可追溯嘛。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尤其是婴幼儿奶粉,需要的是事先的监管以确保万无一失的安全。”

  或许也是基于此,大部分消费者在该药店的奶粉柜台前看了看就又走开了。

  的确,商务部相关机构负责人也表示,首批进入药店的奶粉将加入电子标签,同此前已有的二维码构成双重安全质量保证。他透露,这种电子标签仿造成本非常高,不是随便复制便能贴上去的,破解难度也非常大。电子标签在健全追溯方面首次实现追溯到人,这将解决以往发生安全事件后找不到具体消费者的情况。

  对此,乳业专家、广东奶业管理协会顾问王丁棉也表示,“商品能够上市销售都是通过政府相关部门检测的,不管是到什么场所售卖,产品本身的质量并不会存在差别。”

  王丁棉认为,真正决定婴幼儿奶粉质量的是生产源头上的产品质量要合格。他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如果源头上有三聚氰胺,那到药店去卖就能去掉吗?这是不可能的。”

  这或许是有关部门之前所没想到,或者至少是不愿看到的情况。

  药店另有所图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对于此试点药店方面似乎并不太积极。记者曾多次致电北京三家试点药店询问,均表示不便多谈。

  一家奶粉企业负责人表示,前期与多方药店的接触中,发现奶粉毛利率远低于保健品和药品,快速的流转加上渠道各个环节,低利润会影响奶粉能否进入药店。私有制药店必定要以利益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质量与利益很难行进在同一条跑道上。

  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兼国际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许京也证实,药店是按照药品的高毛利率来考核的,但是奶粉却是以低毛利率为主的快速消费品,两者的矛盾不可调和,因此奶粉企业与药店的谈判过程非常艰难。

  另外,农业部资深乳业分析师、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陈渝表示,药店卖奶粉,是把“双刃剑”。“一旦问题奶粉进入药店,借助一些药店昔日树立的良好企业形象披上安全的外衣,这将对药店、消费者造成致命的伤害。这就要求一方面药店应提高警惕,严格进店把关。另一方面从根本上加快在全行业实行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GMP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准入、全程监管和企业退出制度。”

  那药店目前之所以还要去试点,有的是迫于相关部门的压力,而更多的则是另有所图。

  一位不愿具名的药店老板表示,看重的不是销售利润,而是“人气”,是围绕婴幼儿提供的后续附加服务。精明的药店,会在奶粉旁边摆上婴儿蛋白粉之类的其他营养品,刺激相关消费。为了营造更好的购物环境,药店还致力于提供专业的服务环境,甚至挑选国家营养师资质的“双料”专业人员对接奶粉销售业务。

  执行中的悖论

  不仅如此,该《意见》在现实执行中也存在一定的悖论,这或许在很大程度上会让这一《意见》的美好初衷大打折扣。

  业内人士指出,相关部门对“奶粉进药店”寄予厚望,希望通过此举提升监管水平,保障奶粉质量安全。过去的情形是,奶粉销售门槛较低,导致奶粉市场鱼龙混杂,给一些制假售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今后不具备相关资质的将被挡在门外,有助于净化奶粉市场,保障消费安全。

  但是,类似情形可能更多地出现在边远城市或者农村,奶粉市场鱼龙混杂的现象应该在大连锁非常普及的大中城市不会大面积存在。而现在试点的地区基本上都是大中城市,能否收到试点效果很难说。

  另外,现在有的地方是不允许医保定点单位销售奶粉的。据苏州市人社局医保处副处长韩震介绍,市区范围内的医保定点单位共有405家,如果这些店销售药品以外的产品,将视情况接受整改教育甚至被取消医保定点资格。

  正如韩震所言,“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药店违规使用医保卡,且每家医保定点药店里都装有相关监控设备”。但这样的规定无疑会打击药店销售奶粉的积极性。如果药店销售奶粉的店数不多,覆盖面不够大,就不能形成规模,这将不利于整个药店行业销售奶粉。

  的确,曾有一“洋奶粉”的资深销售人士公开表示,做药店渠道其实主要看中医保卡这个资源。但是否就因此因噎废食?而且,根据目前我国的医疗现状来讲,大凡是获得医保定点单位的,应该都是有一定质量和信誉保障的,要保证奶粉销售安全,这些机构自然应该是首选。反之则需要重新考量了。

  他山之石的借鉴

  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的试点情况确实不太尽如人意。但据许京近日透露,药店卖奶粉试点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

  “计划从2013年到2015年的两年半时间内,初步完成奶粉进药店发展三个阶段:从今年10月至明年春节,完成北京和江苏试点,其中北京将有20家药店设奶粉专柜。明年春节后,在试点的基础上,选择100个消费能力强的城市扩大试点,完成1万家店的投放。到2015年,再投放1万家,扩大到400个城市。”许京介绍说。

  国家食药监总局有关负责人日前曾向媒体表示,实行药店专柜销售奶粉的试点工作,是参照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奶粉销售有较高的管理要求、储存条件要求等,专柜销售甚至专人负责,有利于保障奶粉在销售环节的安全,让奶粉质量又多一重保障。

  对此,王丁棉表示,不能光看结果,还要看到国外药店售卖奶粉的历史原因。他向记者介绍说,国外知名的奶粉品牌如雅培、惠氏等,原本都是药业巨头,在涉足乳制品业后,其生产的乳制品利用原有的药品销售渠道就顺理成章,国外的消费者也逐渐适应并接受了这样的方式。“国人习惯于去商超购买奶粉,这样的习惯不容忽视”。

  王丁棉指出,药店售卖奶粉确实是拓展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销售渠道,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多了一种选择。不过,如果相关部门希望更进一步惠及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减少奶粉流通中间环节,由厂家直接对接药店,或可让消费者享受到价格上的实惠。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弟弟回顾习仲勋革命往事
  • 体育国足微博:习主席 为了祖国 我们会努力的
  • 娱乐曝小S虚假代言涉欺诈 恐由证人变被告
  • 财经北京神秘抛房客:“大户”抛售十几套房产
  • 科技水货iPhone失卖点:或不能用中移动4G网
  • 博客李天一主辩律师:我为何不想参加二审
  • 读书历史上的狄仁杰:是神判并非神探
  • 教育学校集中销毁高中生手机引争议(图)
  • 陶冬:新兴市场必有一劫
  • 曹凤岐: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新进展
  • 叶檀:你真有那么富吗?
  • 徐斌:莫将地主当领主
  • 彦武:提名耶伦做美联储主席是致命错
  • 孙立坚:上海自贸区金融发展空间多大
  • Kingsley:鹰派美联储首位女主席耶伦
  • 王小广:别误读宏观经济数据
  • 张炎夏:上海自贸区到底砸了谁的饭碗
  • 罗毅:为什么中国绝不会有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