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全球粮价涨 东北逆市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7日 09:49 中国经济时报

  报记者 刘树铎 胡亮 刘晓梅

  吉林省位于中国著名的“黄金玉米带”,在收获的季节,一眼望不到边的金灿灿的玉米地里,飘荡着成熟的、醉人的“芳香”。而在2008年的初春时节,丰收的喜悦才下心头,价格的“动荡”却上眉梢,从政府官员到专家学者,从企业主到种田的老百姓,聊起这些几乎都是“欲说还休”的表情——在全球粮食和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东北粮食价格却出现了“下跌”的现象。

  3月26日,在吉林省农安县的农户家里,记者了解到,春节后,玉米的收购价格一直在每斤0.58元左右,最高的也只有每斤0.64元。春节前更便宜,最低的时候,每斤才卖0.51元—0.52元。而水稻价格为每斤0.75元,等级好的才能卖到每斤0.76元,另外,大米的价格维持在每斤1.20元,而去年水稻的价格在每斤0.90元左右,大米的价格在每斤1.40元和1.50元之间。

  粮价为何逆市下降?

  “总体来说,今年的粮价比去年略有下降”。在吉林省粮食局局长祝业辉那里,记者证实了东北粮食价格下降的实际情况。

  祝业辉对记者说,玉米的价格同比上年是回落了,但总的来讲这几年还是在高位运行,2008年的收购价格比2007年的收购价格有所回落,但和2006年、2005年、2004年比还是相对比较高。

  祝业辉说,所谓粮价上涨和下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东北的粮价而言,准确的说法是,比去年低,但是把这几年总体做个比较,应该说还是在震荡中上涨。

  粮食价格回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祝业辉分析说,对玉米来说,价格回落是显而易见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禁止玉米出口,同时国家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项目,产量多了,价格自然上不去,和去年比较相对回落了一点,大约在3分钱—4分钱左右。而水稻基本上是作为口粮,几乎没有什么深加工项目,产量增加了,价格也出现了相对的下滑,也因此国家才制定了最低保护价。

  祝业辉说,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来考虑,无疑是正确的,但对吉林省这样的粮食大省来说,就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

  事实上,专家们说,这种情况不仅仅在吉林省,整个东北差不多都是这个情况。

  与此同时,2006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粮食和食品价格上涨正在引起广泛的关注。在全球商品交易市场上,玉米、小麦大豆等粮食的价格迅速上扬,粮、蛋、肉的零售价格也在攀升,消费者花在食品上的开支明显增加,这甚至牵动了世界范围内各行业的敏感神经。

  自2006年以来,国际市场几种主要粮食的价格就开始出现明显上涨的趋势,例如美国小麦出口价每吨上涨50多美元,全年涨幅为31%;玉米出口价每吨上涨60多美元,涨幅达70%。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价格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持续走高,2007年上半年达到近10年来最高点。世界银行200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国际玉米价格比2006年夏天已经上涨了75%,2007年第一季度美国玉米现货平均价比上年同期上涨86%。

  对于粮价上涨的原因,普遍认可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经济发展使食品消费增加;二是气候变暖、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了粮食产量;三是生物燃料发展导致能源工业与食品工业争粮。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