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高油价触动汽车消费神经(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 04:36 中国经济时报

  在今年“两会”期间,就有多位委员将目光聚焦到了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之上,建议国家发改委尽快出台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使国内油价能够及时反映国际油价变化。

  在油价不断上扬时期,有关部门既要准确判断国际油价的长期走势,还要充分考量国内居民消费的总体水平,因此,如何捕捉油价上涨的盘整时期更显得尤其关键。

  关于这个焦点问题,国家主管部门亦给予了密切的关注。在今年国际油价跃上百元关口的时候,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短期内油价回落几率不大,高油价很可能长期维持,必须研究在高油价背景下出台燃油税的问题。

  随后,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人大记者会上也明确表示,尽管中国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已经在运行,但何时对油价进行调整还取决于国际市场的变化,还需要在运行过程中进一步改善。

  汽车消费趋于理性

  近几年来,国际石油供需一直处于微弱的平衡状态,这种情况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鉴于全球原油需求旺盛,缺口也会越来越明显,从长期角度来讲国际油价还将处于高位运行阶段,加上近期美元贬值与地缘政治风险等诸多不确定因素,油价很可能将继续震荡上行。

  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汽车大批量进入到家庭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情,随着汽车的普及,中国也将在今后几年过渡到汽车社会,但由于人口、资源、能源、环境和城市空间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汽车消费似乎更应该走节能、环保的道路。

  但国内汽车的消费观念多少与这条和谐的发展道路不相适应,不少人把汽车看成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不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排量越高、越是豪华的车辆更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经济利益的触动是任何趋势都改变不了的事实,近两年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已经迫使中国的消费者改变了以往的汽车消费观念,例如开始考虑购买经济型轿车、适当减少汽车使用、换乘其他交通工具出行的方式,表现出中国进入汽车社会呈现理性消费态势,这是一件好事,也表明中国的汽车消费越来越理性。

  而对于蓬勃发展的汽车产业来说,油价问题一直是影响到汽车产业链上下游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汽车企业也开始认识到这一点,今年“两会”上就有不少汽车行业的重量级高层们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建言。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和发展小排量车,并向政府及社会各界呼吁,例如:长安汽车董事长尹家绪提交的《关于大力发展小型车的议案》;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提交的《关于发展优质小排量汽车的议案》,开发更加安全、环保、节能的优质小排量汽车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也许在不久以后,我们的消费方式就能有所转变。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