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回归农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1日 05:30 财经时报

  贾丽娟

  吉云亮将几包小麦草籽装到包里,准备带到农场去。“如果天暖就好了,你可以亲身体验一下耕种。”吉笑着说。

  每到夏日,就有许多年轻人到吉的农场去,大家都喊他“吉老师”。大家像农民一样卷起裤腿下地,“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农作物”——在让人过足农夫瘾的同时,还接受了环保的意识,以及那种“关爱土地,关怀生命”的情愫。

  吉云亮建设自己的农场只是近两年的事。当年,他还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读博士的时候,就在校内参加了一个以环保为宗旨的社团。这一群怀着理想的年轻人在北京良乡郊区开辟了一块“试验田”,帮助当地农民种植有机蔬菜,联系了一群关心健康、关注环保、倡导诵读中国古代经典的城市消费者,并在当地长期开展读经、有机生活夏令营等活动。当时,吉是联系人。这一群人就以这样的方式,共同探讨生命、健康、身心灵发展与传统教育等主题。后来“德润屋”的名字,也正来自《大学》中“富润屋,德润身”的句子。

  吉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联络朋友、讲解知识、组织活动上面。他们经常邀请同学、同学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来体验他们的有机农场,挖花生、除杂草、运输蔬菜等等。后来成为吉妻子的Alison就是这样的一位“朋友的朋友”。起初,一直从事IT工作的她,仅是被这种“亲近大自然”的活动方式所吸引而来。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她了解了有机的知识,赞同这种环境友好型的耕作方式,并开始成为农场的“义工”。

  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到其中并受到感染,加入到“义工”队伍当中。这其中有在校的学生,有工作几年的白领,也有收入颇丰的商界人士。有人将自己新买的车贡献出来运输那些湿漉漉的新鲜蔬菜;还有人在家里腾出空间,作为临时贮藏室,以至引起家人的小小不满。但大家都乐在其中。

  2004年,吉和他的伙伴引入商业模式,并开始筹划建设自己的农场之后,农场的体验活动还在年年继续着,感染着更多的人参与到这种健康、自然的生活状态中来。

  与他们一样,来自台湾的乐活城也拥有一家农场。投资人之一、现在的总经理余崇正,最初是因为2004年太太怀孕,开始有意识地去寻找健康无污染的食品。最初找到的是朋友的私人农场,这位朋友把自己种的菜送给大家享用,“送”不应求。而在吃惯农场的食品之后,余太太就再也不愿意吃超市里的蔬菜了,“不好吃。”

  余崇正和几个朋友看到了这种日益增长的需求。于是,他们用积累了五年的资金,一步步走向了开店、建农场。22000亩的农场完全封闭,但他们会定期组织会员体验农庄生活——捡鸡蛋、采苹果、摘蔬菜、坐驴车,也让消费者见证产品的生产过程。他们坚定地认为“好的和对的东西一定会受欢迎的”,同时自己也践行有机理念。“平时的生活中,只要有选择,我一定会选有机的产品。”余说。

  如今,余崇正正在联系建设第二个农场,店铺在北京也已经开到第四家。这期间,余的第二个孩子已经出生。朋友们有时会打趣说,是不是因为吃有机食品,小孩们才这么健康可爱?

  而另一位股东庄雅萌,特别喜欢泡在农庄里。在这里,她可以睡到自然醒,还可以打高尔夫球,球打到宽广的水库里,就坐船去把它捞回来。有的时候朋友在打球,她就躺在躺椅上看书,也许就睡着了。

  阿姨会帮他们送菜过去,她和朋友们在树下吃饭,或者在一个被称为“龟背”的小山峰上喝咖啡。傍晚,他们就在码头看书,偶尔看夕阳,四周是静谧的,只有经过的飞鸟留下一两声鸣叫。晚上,他们在码头烤肉。

  一切如同世外桃源。在这里,除了盐之外,所有东西都是自给自足。“我觉得这才是度假。”庄雅萌说。因为怕造成污染,她总是坐电瓶车或者走路进农庄。

  一切都为了健康完美的生活。正如余崇正说的,“有机只是手段,健康才是目的。快乐是最重要的。”-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