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书展是夏日年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2日 16:10 21世纪经济报道

  尘翎

  究竟事情是如何发生的?

  一个书展,一星期竟然有76万人次进场参观。那是说,这城市700万人里,每十个人有一个去了逛书展。即使有不少人是重复入场的,数字还是十分惊人。

  可是我怎么从来不觉得城里的阅读气氛,就有如斯炽热。

  不过是个墟市,像梁文道常挂在口边的,香港书展已经跟年宵市场没有两样。卖书跟卖年货的叫卖方法,甚且还是同一口径。于是看他在董启章的<时间繁史>新书发布会上,干脆豁了出去,向台下读者起劲叫卖起来。叫卖一部严肃小说,如果真能吸引更多人把书抬回家(这套上下两册书的重量真配得用"抬"的),说什么也叫功德。

  算吧,放弃了在这里幻想理想的书展,放弃了把书展当书展。这个喧闹的城市,已然有本事把所有文化活动都办得像过节一样。说要多办讲座吗,就真的密麻麻塞满一堆讲座。一排人坐在台上,就着一个广泛得不知从何说起的议题,不着边际,客客套套,每人搭上两句,把场面和时间充撑过去。有些场次,把不同范畴不同读者对象的角儿,硬凑在一块,无非也是排场多于其他。还不是年宵市场吗,缺了什么马上补上了,受欢迎的马上端出来了,而参观者也总觉得,逛过了才像过了年。

  真正的爱书者,我认识的,比如林冠中。正职也不是读书人,住的房子也不大,两房一厅的小单位,却老老实实摆满了书,用尽每一寸空间。他每天得空就去逛书店,买书,看书。他不去书展,除非友好办讲座,才去支持。他不属于这76万人次里的一员,但他对书的热情和专业知识,是不需要用数字来验证的。

  这年我也无可避免挤了进去,依循逛年宵市场的经验,即是,在人群里只能沾点过年的气氛,根本买不到书的。每个摊档都人头涌涌,好不容易挤得进去,亦心烦意乱,本着总得买点什么的心态,心一慌就胡乱采买了。

  早两年,我还十分向往类似巴黎书展那样的书展。不错是没有折扣或大倾销,但书展就是书展,主角是书,参观者安静而有礼,讲座不多但都是主题明确而意义深远,讲者和主持均有备而来,实在地交流讨论。一个安静的书展,若不是我曾经享受过,还不相信确实可行。

  但现在我已经不再幻想,毕竟每个城市自有属于它的气质。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书展。那些踊跃进场的参观者,他们没有做错任何事,说真的,假若香港书展门庭冷清,也还是会有人抓着把柄说这城市是书市沙漠。市集就市集吧,没什么是不可以的。

  可幸冬季还有一个牛棚书展,来点不一样的情调。是小众一点,人流少一点,宣传少一点,书也少一点,但正是这"少"平衡了那边厢的"多",给城市文化添了一点多元的空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