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云上的日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2日 15:54 21世纪经济报道
小玛 在这个大师已然谢幕的夏天,最好的缅怀不外是翻出久未启封的旧影碟,花一个晚上的时间仔细重读那些光影语言。以我门外汉的理解,"在云上"(Beyond The Clouds)不啻为安东尼奥尼对于人生或情爱的种种不确定性之感悟。然而,与其说这种种不确定性选择了我们,倒不如说,是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选择了这种种的不确定。就好比,谁也无法否认,我们在生命里不曾有过那么一些时刻,渴望化身为浮云一朵,漫无目的自在飘游…… 甚至自小教科书里也为我们预设了这样的未来:有一天当你醒来,打开窗户,发现自己置身于直冲云汉的空中楼阁,只要一伸手,就可以触到窗外的绵绵云絮…… 而当我们确切地知道这样的未来并非遥不可期时,或者,当我们被训练着往这样的未来进发时,却已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了。 争夺"制高点" 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也好,是潜移默化的威力也罢,现代人显然无法拒绝"生活在云端"的诱惑。 就以上月21日刚刚宣布即将于明年落成的全球最高摩天大楼"迪拜塔"(Burj Dubai)为例:这栋由纽约著名建筑设计事务所SOM担当设计的、足有半英里高共161层的大厦里,其中第45-108层将用作住宅楼层,而据发展商表示,这段楼层的所有住宅单位,才刚宣布推出,便已在8个小时内全部售完! 然而热潮才刚刚开始:据德国研究机构安波利斯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在建的或者计划修建的超过304.8米的大楼有42座,而在过去80多年,世界各地落成的超级摩天大楼至少有33座,包括目前世界第一高楼——2004年建成的中国台北101大厦(高508米)。正如安波利斯公司高级编辑丹尼尔·凯荷夫所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空前的摩天大楼修建时代。很多人们甚至闻所未闻的城市都在计划修建像纽约那样的摩天大楼。" 不过,这股热潮的真正"沸点"既不在摩天大楼的"老家"美国,也不在以建筑设计闻名于世的欧洲,却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亚太地区。中国香港当之无愧地成为其中的焦点:据统计,目前香港的超高层大厦有8000多栋,在数字上已远远抛离只有接近6000栋高楼大厦的纽约,而且,这其中很大的比例用作城市居民的住宅。此外,在中国大陆的其它城市,兴建超高层建筑似乎也成了人口增长、地价飞升以及公共空间缺失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重庆等城市,纷纷投入了摩天大楼"战团"。 与中国比邻的韩国自然不甘落后,最近,其第三大城市仁川决定在一片刚开垦的空地上,盖两栋高614米的双子大楼,比当今世界上任何一座大楼都要高。对此,首都首尔的发展商立刻作出回应:决定把原计划修建的摩天大楼的高度再增加20米。而首尔市长在去年12月曾宣布一项更宏大的计划——修建一座220层的高楼,高度接近975米,将会是美国芝加哥希尔斯大楼的两倍。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韩国人崛起世界的雄心是否能实现暂且不说,抛开中国这个最强有力的竞争者,尚有新加坡、东京、悉尼等对手接踵而来,当然,别忘了最热衷于盖摩天大楼的迪拜——因为目前全球在建的42座超级摩天大楼迪拜塔的首席结构工程师阿卜杜拉·赛克认为,电脑模拟技术使得人们在摩天大楼的设计上更富创意:"人类一直在追求达到更高的高度,而最高点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 摩天大楼的建造无疑是各国技术水平的综合较量。然而,这场较量将如何分出胜负?是理性的数字比较?还是感性的美学欣赏?而无论理性和感性都无法忽略的一点是:当城市的天际线被这一栋栋摩天大厦的塔顶逐渐占据,我们还剩下些什么? 看看这个数字:炎炎夏日,纽约市各栋摩天大楼和办公大厦的空调系统都开足马力与酷暑对抗,这期间的纽约市的耗电量比智利整个国家的用电量还要高。光是曼哈顿一栋摩天大厦的空调装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就相当于街上223辆汽车排放的尾气,其一年用电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需要种植190万英亩的树来吸收…… 当然,目前各国摩天大楼的建造者们,已经开始注意把环保列入到必要的建造条件,例如在大楼外墙安装可以自行供给能源的太阳能面板,或者在顶楼设计螺旋装置利用风力发电等等…… 住在云上是需要代价的——如果以云上的日子,交换你如今依然能看到的葱绿原野,或者,仅仅是一朵玫瑰的绽放,一只小鸟的啼唱?你是否肯定,是否愿意?或许"巴别塔"的反讽还不至于此。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