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状告60余名透支者 信用卡纠纷大幅上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2日 10:26 江南都市报

  据称信用卡透支纠纷大幅上升 监管面临难题

  近期,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昌洪都支行(下简称某银行洪都支行)因信用卡纠纷,将60余名透支消费者起诉到了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这在南昌还属于不多见的新鲜事。据专家称,刷卡已日渐成为都市人的一种时尚,随着信用卡发行量的剧增及使用范围的扩大,信用卡透支而引发的纠纷逐年大幅上升,信用卡在监管过程中面临着难题。

  银行连续递交起诉书

  今年3月,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陆续接到某银行洪都支行的诉状,被告的都是曾经拥有某银行信用卡且享有透支权的用户。

  连续将透支的消费者告上法庭,这在南昌法院的诉讼史上还是件新鲜事。受理案件的东湖区法院有关人员告诉记者,三四月某银行洪都支行向他们递交了60多份起诉状,状告60多名消费者,而状告的理由都是消费者在使用了信用卡透支后有连续一定时间没有归还,且多次催付还款无效。

  “这种案件案情不复杂,加上涉案金额都不大,所以审理起来相对较简单”一位主审法官告诉记者。

  法院受理后,60多起官司陆续分配到各法官审理,并且多为独任审判。虽然案件涉及被告比较多,但目前受理的60余起诉讼中,已有一半已经判决。

  在判决的案件中,几乎都是原告方某银行洪都支行胜诉,法院基本上支持了原告方的主张,要求透支不归还的被告在判决生效后三日内归还原告方某银行洪都支行借款本金及利息,如果没有按照法院判决指定的期间给付,法院判决责令被告将“加倍支付迟延履行其间的债务利息”,并且诉讼费在原告方预交后由被告方承担。

  据主审法官介绍,之所以会支持原告方的诉讼请求,主要是依据双方之前签订的信用卡贷记卡领用协议。

  “让被告支付诉讼费,加上迟延履行的惩罚性措施,目的就是让透支不还的消费者付出不遵守信用的成本”。事后一法律界人士对此判决书的社会导向意义进行了点评。

  60名透支者不乏“恶人”

  记者在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的案卷中发现,这60余名被告的透支者中,年纪大多在30岁左右,透支金额从1000元至7000元不等,不少人的透支时间长达两年。

  34岁的李某就是被告上法庭的被告之一,家住北京东路江西某施工公司宿舍,2004年4月6日与某银行洪都支行签订了信用卡贷记卡领用协议,后银行核发信用卡。李某领到信用卡后刷卡使用,自2005年9月30日发生透支后,截至2007年3月27日,透支本金7181.35元,利息96.74元未还。

  而与李某的无固定职业身份不同的是,这60多名被告中,还有许多是白领高薪人士,被告杨某就是江西某知名汽车贸易公司的部门经理,应该说收入不菲,且透支未予归还的数额很小。而为什么被告上法庭,据法院判决书认定的事实是,他在2003年年底办理信用卡后,于2005年9月发生透支,截止至2007年4月18日,透支本息合计人民币1781.77元,对于银行的多次催讨,杨某都一直不予理会。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消费者一起被告上法庭?这60余起信用卡纠纷案的主审法官李平告诉记者,很多消费者被告上法庭,其实很多不属于恶意不还钱,而可能是多种原因没有及时去还清,所以许多人在法院审理或宣判过程中,将借款和利息当庭偿还给了银行。这部分人透支的主要原因是,刷卡后由于种种原因忘记还款了。

  但是在60多名被告者中,还有一部分人是行业内俗称的“恶意透支者”,主审法官告诉记者有部分被告无法找到,有的送达了开庭通知书也未到庭参加开庭审理。

  一位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恶意透支者主要有两大类:一为纯粹的道德不良者,即通过恶意透支来骗款;二是搬家或跳槽后,个人信息变化了,借此逃避还款。

  信用卡遭遇透支尴尬

  记者昨日在采访中,有些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这次某银行洪都支行大量状告透支不还者在南昌可能算个新鲜事,其实在其他省份已经有很多类似的事情发生。或许在一定的时期内,这种现象还将上升,这是许多

商业银行都要面临的问题。

  对于这类情况的发生,有关人士表示,除一部分持卡人不讲信用外,银行方面也存在着监管弊端。据了解,为抢夺信用卡市场,各家银行都在创造“便利条件”吸引客户。如申请人只需填写一些个人信息,就能申请到透支额度3000元至5万元的信用卡,且不需要担保人。而银行对持卡人的个人资料、收入情况、家庭情况和信用情况的审核,也仅靠电话回访。因此,这种形同虚设的审核,难免会给一部分人带来可乘之机。

  针对恶意透支这一银行的头疼问题,专家们认为,对于信用卡持有者的约束,光靠道德上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建立起一整套防范体系才行。

  然而,一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这种现象存在,但银行方对提高透支信用卡门槛的可能性较小。这是因为,提高门槛就意味着失去客户,而扩大信用卡市场量,才是目前的头等大事。不过,银行现在已采取包括起诉透支者在内的各种手段,加大催收透支款的力度。记者在采访某银行一位客户经理时,他表示,目前,银行界正通过网络,建立互联的信用体系,系统运作后,有恶意透支“前科”的人,将遭到各家银行的“封杀”。

  文/李平记者 方方 实习生 吴荟

  来源: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