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水产食品中心:把关百姓餐桌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0日 11:00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

  作者 曹吉根

  在美丽的城市杭州,只要与当地老百姓谈起食品安全,杭州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国家水产品以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就会被他们常常挂在嘴边,正是因为今年5月在香港鱿鱼丝质量事件中的突出表现,该中心被媒体广为关注,杭州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也从幕后走向台前,为消费者所熟知。

  突发事件显身手

  与杭州新闻界的同行谈食品安全,几乎人人都会向记者夸赞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以下简称杭州检测院)和设在该院的国家水产品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水产食品中心)。一家省级电视台的特约新闻评论员更是不吝夸赞之词,多次在自己主持的节目中对该中心进行表扬。

  让这位评论员赞赏的事件之一就是水产食品中心今年5月在香港鱿鱼丝质量事件中的表现。该电视台在获得消息后买了一些产品赶到水产食品中心进行采访,结果发现该中心对此事件的反应比他们记者还要迅速,技术人员已经着手对一早从杭州市场购买的鱿鱼丝产品进行检测分析了。

  原来当天上班前,水产食品中心的工作人员从互联网上看到香港食品卫生署检测发现鱿鱼丝产品中含有有毒物质砷(砒霜)的新闻报道,于是立即向院长蒋关明汇报,蒋关明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食品安全信息,将会成为国内舆论以及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他当即布置有关人员到杭州市场购买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紧接着,中午时分,杭州各家新闻媒体就带着样品找上门来采访了解此事。

  第二天,杭州市场鱿鱼丝产品不含砷成分的报道通过大小新闻媒体传到了千家万户,有效地消除了消费者的恐慌、疑虑心理。也就在这天晚上,这家省级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节目专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评论员在节目直播中一再对水产食品中心的快速反应大加赞赏。

  这位评论员不知道的是,“鱿鱼丝”事件只是该中心处理的众多突发性食品安全应急事件中一个普普通通的案例。

  2005年初,“苏丹红”事件影响从国外扩散到国内,并迅速在国内蔓延,社会反响强烈。杭州质检院立即成立了7人攻关小组查阅资料、订购标样、制定研究方案。小组成员24小时吃住在办公室、实验室,用一周的时间掌握了检测食品中苏丹红含量的成熟方法并通过了计量认证。当几天以后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全国重点食品实验室讨论苏丹红检测问题时,杭州质检院及时亮出了自己的身手,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领导的高度赞扬。随后各级监管部门和企业将600多批次的产品送到该院进行检测。杭州质检院快速有效的检测研究及时对违规的苏丹红进行检测,为政府部门实施有效监管、及时平息“苏丹红”事件的不良影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国家水产食品中心从筹建那一天起,以满足百姓和社会的需要为根本,以满足政府行政监管的技术支撑为职责,尽全员之力,建设一个管理一流、服务一流、技术一流的食品检测实验室,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就成为他们的工作标尺。

  抓紧契机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实际中做起来却需要有一定的见识和气魄。因为技术装备的投入,特别是一些研究性尖端装备的前期投入十分巨大,但却并不一定就能在实际工作中马上收到经济效益。

  也就是在很多技术机构还在以眼前的技术创收为重点的时候,杭州质检院以筹备国家水产食品中心为契机,果断开始升级自己的装备。

  从2004年开始,杭州质检院就做出决定将每年设备预算的60%投入到食品检验方面。4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添置了ICP、气质联用、液质联用、多级质谱、凝胶色谱、PCR分析仪、微生物快速检测鉴定系统等国际一流的检测设备。这些设备在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06年9月,浙江省的执法部门对杭州市的日本料理店销售的寿司进行质量抽查,委托国家水产食品中心检测并要求在4天内拿出结果。如果沿用传统的检测方法,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该中心的P2实验室因为拥有从法国购置的微生物快速检测鉴定系统,仅仅一个星期就完成了对100多批次寿司的检验。随后由执法部门发布的“日本寿司检出致病菌”的新闻通过

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发布,引起了东南亚各国关注。

  食品生产发展日新月异,相关的标准和检测手段总是落后于生产和科技进步,这就要求检测技术机构放眼长远,要注重科研创新和技术储备,多开展具有前瞻性的应用研究。为此,2006年底,杭州质检院专门设立科技管理办公室,系统推进、组织和实施全院的技术创新工作,在“苏丹红”事件中表现突出的芮昶被任命为办公室主任。

  芮昶告诉记者,他们院搞科研创新是有传统的:一是加强与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计量院的沟通合作,积极争取子课题和合作开展科研,争取下拨科研经费;二是自筹科研资金,下大力选准有科技含量的科研项目,提高科研立项率。对外,他们则把眼光紧紧盯在国际检测科技前沿,积极争取国家级重大课题。2004年底,水产食品中心技术人员在查询资料时,获悉国外有关科研机构正在开展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危害研究,有部分国家制定了限量标准,而国内这个领域的研究还是空白。于是他们便主动请战,组织了以博士、高级技术人员为核心的科研小组,开展食品中反式脂肪酸检测方法研究。经过大量的试验及检测结果验证,于2006年3月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鉴定。随后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食品中反式脂肪酸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编制任务下达给了该中心。

  2006年以来,国家水产食品中心又获得了“食品加工用水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能力提升”、“食品中水分活度测定”等总局以及省市下达的科研课题十多项,获得科研经费400多万元。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也在这里设立了食品通用检测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芮昶介绍说,为了在科研创新上营造“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今年院里先后发布了《科研管理办法》、《鼓励科技创新管理办法》两个文件,设立了50多万元的科研以及新项目奖励经费。上半年就拨出20万奖金,征集到院内课题15项。现在每个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形成了人人争报课题,日日思考创新的局面。

  检测紧扣社会热点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些年虽然国家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但是食品造假手段花样总在翻新,安全隐患也是防不胜防,“苏丹红”、“孔雀石绿”、“叶绿素铜”等事件接连发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关注社会热点反映出的食品安全技术问题,积极地想办法开展检测,为政府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这对检测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杭州质检院给了人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作为国家级的食品中心,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十分关注食品安全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对外,他们紧紧跟踪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食品安全动态,对于这些国家提出的新的食品安全技术措施持续展开有效的吸收消化,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对内,他们密切关注新闻报道和社会舆论反映出来的食品安全热点,并积极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方法研究,及时向公众发布自己的检测结果,引导舆论、指导消费。

  一些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机构从2004年开始关注反式脂肪酸问题,水产食品中心几乎与他们同步在国内率先展开检测技术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的课题。2005年4月,欧盟发布了食品中多环芳氢限量标准,水产食品中心也是在第一时间展开研究,并在2006年向浙江省质监局提出了对水产品中多环芳氢检测的地方标准草稿。

  2005年,国内新闻媒体曝光了江苏、贵州等地一些不法商贩加工销售染色茶叶的情况,身处茶叶生产大省浙江,杭州质检院敏锐地认识到这是一个监管工作中新的技术问题,立即派出中心技术人员开展实地调查,确定茶叶染色的原料是“铅镉绿”,随后针对这个问题制定了科研计划,进行检测研究,该课题后来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重点课题。

  据统计,在近两年先后发生的“苏丹红”、“孔雀石绿”、“啤酒甲醛”、“粽子硼砂”、“乳制品苷胺酸”和“液体奶康胺酸”等多起质量安全事件中,杭州市质检院每次都能在热点问题刚发生时就能组织技术力量积极应对,加紧研究检测方法,及时掌握实际情况,为行政监管部门提供第一手材料。两年里先后承担了国家质检总局、浙江省质监局、杭州市质监局下达的1000多批次的监督检验任务,在浙江省及华东周边地区开展监督抽样检验,并将数据及时整理上报,为行政监管部门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水产食品中心依靠技术创新取得超常规发展的成果,极大地调动了杭州质检院其他检测和计量部门创新的积极性。

  建材中心紧随水产食品中心后申报筹建国家建筑五金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并获得了批准。

  纺织品实验室编制的《纺织助剂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课题研究》项目上报总局。

  计量中心率先在浙江省推出了集散控制系统在线计量检定,受到企业欢迎,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丰收。

  今年2月8日,电仪、力长等计量检测中心的工程检测技术人员为杭州先河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开展了导热系数测定仪、建筑保温材料压缩性能检测装置、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系统等8套成套设备检测服务,解决成套设备检测难题,在节能降耗增效
能源
计量活动中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杭州质检院在科研创新上的持续努力,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一致肯定,也为自己赢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今年底,科研人员就可以在政府投资亿元建设的全新的实验室里从事科研创新工作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