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被指强买强卖 网银安全钥匙收费惹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3日 08:00 人民网-市场报

  被指强买强卖 涉嫌霸王条款

  记者 张子瑞 王旭辉

  刘女士是工商银行的老客户。自从开通网络银行后,她发现,如果不自己掏腰包买一个叫做U盾的安全钥匙(即USB key),将无法使用网络银行的大额转帐功能。“银行的做法无异于是强买强卖。借机向客户搭售产品”,刘女士质疑说。

  7月12日,记者咨询了工商银行95588热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网络银行的日交易额总数在5000元以下,那么在银行免费领取口令卡就可以正常交易。但是,如果网络银行的日交易额超过了5000元,则要花钱购买一个U盾,也就是安全钥匙。目前工商银行有三款U盾,价格从60多元到100多元不等。工作人员说,使用U盾,可以保障网络交易的安全,并且使网络银行日交易额提高到500万。《市场报》记者就此在工商银行北京金台路储蓄所进行了采访。大部分储户则认为,作为银行的客户,无论在银行的存款是多是少,都理应享受到银行所能提供的最安全的服务,银行方面不应该以提高安全级别为借口,再向消费者收取额外费用。

  除工商银行外,记者也咨询了,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这三家银行均表示,对网络银行日交易额和每单笔的交易额都做出了一定的数目限制,若要突破交易额的限制,客户就必须购买类似于U盘的USB key即安全钥匙。农业银行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农行的网络银行,进行超过200元的支付业务,需要有USB key,而进行转帐业务不论金恶额多少都必须要有USB key。

  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对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收取USB key费用的事情并不了解。并表示,可能是银行自行制定的收费项目。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告诉记者,银行的这种做法是单方面制定强制性规则,属于格式合同,有霸王条款之嫌,在这种强制性规则下,银行客户没有选择权,这对消费者来说是极不公平的。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专业保护委员会主任邱宝昌律师对此表示,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服务应首先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网络银行的安全性应该由网络银行的经营者提供,所产生的费用也应该由银行承担。对用户实行加密措施是网络银行应该承担的安全责任,这种责任不应该转嫁给消费者承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9,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