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反驳“央行推动贬值”人民币跌势或近尾声
每经记者 张喜威 发自北京
经过周二(2月25日)的小幅反弹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周三、周四重回跌势。同时,人民币即期汇率周三止跌后,周四(2月27日)亦再度收跌,不过下跌势头已趋缓。
值得注意的是,继周三(2月26日)外管局称“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是市场主体调整前期人民币交易策略的结果”后,周四(2月27)《人民日报》也发文,驳斥了“央行推动贬值”的观点。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汇率有升有降是常态,不必过分解读。随着人民币的汇率越来越接近均衡,以及汇率市场化的推进,未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也必然会逐步加大。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这一波短期的大幅贬值已接近尾声,“两会”过后的波动幅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人民币汇率继续走跌/
周四(2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延续跌势。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周四(2月27日)下跌32点,至6.1224,是周二小幅反弹之后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下跌。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周四亦再度收跌,报6.1284,前一交易日收于6.1266。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周四盘中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的波动区间为6.1210~6.1340,并未突破前一交易日的波幅 (6.1163~6.1351)。
对此,刘东亮表示,这一波(人民币汇率的大幅下跌)可能已经差不多了,像这种短期的大幅波动,至少在4月份之前很难再见到。他进一步指出,“两会”期间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应该较为稳定,此后的每周、每月的波动才可能会加大。
此前,刘东亮就分析认为,这一轮贬值的时间窗口最多持续到3月中旬,最早2月底就会结束,较大可能是2月底或3月初。理由是3月上旬将面临“两会”召开,而4月则将面临美国财政部公布半年度《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的时间点,按照历史规律,人民币届时趋于稳定或再度转强的可能性较大。
记者注意到,自1月14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累计贬值0.45%,即期汇率则贬值了1.41%。本周三,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就当前外汇形势答记者问时提到,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是市场主体调整前期人民币交易策略的结果,而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市场主体应主动适应、积极应对。
刘东亮表示,有关加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说法此前一直都有,但外管局在此次“答记者问”中“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市场主体应主动适应、积极应对”的这一表述是以前所没有的,应该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汇率双向波动或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继周三外管局作出上述表述后,周四《人民日报》也发文,驳斥了“央行推动贬值”的观点。文中援引专家观点称,本轮汇率下跌,有国际、国内、市场、调控四个方面的原因。不能将这么小的汇率波动理解为趋势性贬值,不能将本轮下跌理解为政策存在促使人民币趋势性贬值的导向。“央行推动贬值”这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赵庆明表示,汇率有升有降是常态,不必过分解读。受近期美联储缩减QE的影响,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产生了贬值压力,很多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都出现了大幅的波动,这不免让外界产生各种联想。随着人民币的汇率越来越接近均衡,以及汇率市场化的推进,未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也必然会逐步变大。
“从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已升值35%左右,逐步接近均衡汇率,而越接近均衡汇率,市场的预期也就越容易发生改变。”赵庆明表示,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市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未来的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也一定还会加强。
赵庆明对记者分析表示,未来人民币的大方向还是升值的,不能排除2014年升值3%~5%的可能性。最起码年内盘中会 “破6”。当然,或许会是“破6”以后再回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