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改制暴露农村金融困局 不良贷款或拖垮整个县

2013年11月21日 04:30  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日记者在河南省基层采访了解到,目前农村合作信用社的改制攻坚工作在基层遭遇“寒流”:一方面一些农区县财政无力负担信用社改制中的巨额烂账,县域农信社面临摘牌,农村金融有“断血”之虞;另一方面农信社改制凸显了地方金融改革中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等制度短板。

  不良贷款可能拖垮整个县

  新乡市延津县是个黄河古道内的农区穷县,2012年全县财政收入仅4亿多元。而2011年之前全县农信社不良贷款共计1.3万多笔,金额高达5.5亿多元。延津县政府金融办主任董飞说,这相当于政府抱着个“金融炸弹”,如果依靠政府财政置换这些不良贷款,政府马上就破产。

  记者采访发现,这些几乎能拖垮全县的“烂账”不少是由于违规放贷导致的。为了牟利,一些信贷员甚至连犯罪的“红线”都不放在眼里。犯罪嫌疑人、前农信社信贷员贾某,利用在胙城乡信用社工作之便,私自伪造合同,涉嫌诈骗贷款数十万元,其中张士屯村的7位农民因被冒用身份信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居然“被贷款”。

  据延津县公安机关介绍,在全县2012年至2013年对农信社不良贷款的集中清欠中,已经立案27起。

  烂账处置困难

  按照国家银监会和河南省政府对信用社不良贷款处置的指导意见,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清收欠账、政府资产置换和引进战投等手段化解风险。但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些烂账的处置由于清欠无手段、土地难置换,仍然困难重重。

  农信社没能力大规模清欠,政府清欠但不是债权人。清欠走不通,一些政府职能部门通过卖地置换来负担信用社的改制成本。据了解,2012年,延津县政府同意以380亩土地置换信用社3.81亿元的不良贷款,受土地价格等影响,随后置换资产调整为606亩土地和9万多平方米的厂房,但对于农区县,短时间完成置换手续和土地拍卖并非易事。

  据河南省政府金融办的通报,仅河南省77家五级农信社所在的县市区政府拟为置换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土地资产已多达3万多亩,房产面积47万多平方米,价值275亿多元,但截至2012年末,实际完成置换金额102亿元,多数县市区进展缓慢,全省88家五级农信社清收盘活资产41亿元,仅占当年目标任务的六成。

  地方金改亟须理顺管理体制

  记者采访了解到,农信社管理权下放省级政府,县级农信社被赋予独立法人地位,让河南等金融缺血地区政府对农信社改制的动力十足。

  但当前农信社改制中暴露出的诸多管理体制问题仍待解决。延津县农信社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农信社管理权交归地方政府之前,形成的不良贷款仅为6600多万元,而在2005年至2010年地方政府管理期间形成的不良贷款高达4.8亿元,而按照农信社管理的主要负责人5年一轮换制度,2010年主要负责人轮换后,农信社不良贷款大幅下降至106万元,3年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41%。

  有专家解读,这表明长期以来,金融管理权实行垂直管理,地方政府在金融管理方面的能力和经验存在欠缺,造成地方金融机构在内控、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体制漏洞。

  专家建议,一是应尽快出台包括农信社改制路线图在内的总体方案,对农信社改制后的管理架构和市场定位等予以清晰规范;二是在加快化解不良贷款风险的同时,将内部制度建设纳入改制考核和日常监管;三是在地方政府金融专业监管经验和能力长期欠缺的情况下,“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的简单逻辑难以满足管理需要,从长远看,国家应利用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加快组建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和培育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能力。

  (据新华社郑州11月20日电 记者李鹏)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称将于明年初辞职
  • 体育CBA马布里爆发救北京 山西胜新疆取首胜
  • 娱乐李某二审翻供称否认强奸:接妈妈电话去了
  • 财经延迟退休进入缓冲期 延一年养老金增40亿
  • 科技苹果客服称iPhone待机爆炸或因电池老化
  • 博客同屋者揭李天一在看守所内起居秘闻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北大最帅孪生兄弟走红(图) 新浪教育盛典
  • 郑风田:我国三农将面临哪些重大问题
  • 沈建光:将改革落到实处才是牛市关键
  • 梅新育:实际需求还能支持房价上涨吗
  • 叶檀:三中全会基本摆脱权贵与民粹
  • 姚树洁:习近平王岐山反腐力度很大
  • 李光斗:天猫为什么要在央视做广告
  • 江濡山:金融改革必须“玩狠的”
  • 赖伟民:三中全会经济改革的八大重点
  • 梁建章:为什么放开二胎是远远不够的
  • 安邦:民营银行会不会成为坏账接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