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2日电(记者田俊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政策措施的工作部署,引导信贷资金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对部分分支行安排增加再贴现额度12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投放。
贴现,通俗地说,如果您持有还没有到期的票据,但又急着用钱,就可以把票据转让给商业银行获得现款,代价是贴付一定利息。商业银行也可以把手中未到期的票据暂时“卖”给中央银行,这就叫再贴现。央行运用再贴现工具,不但能调控货币总量,还能调整结构。比如,央行规定哪些票据可以被再贴现,哪些机构可以申请再贴现,这样分门别类、区别对待,使货币政策效果更加精确。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再贴现是央行提供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此次安排增加再贴现额度,要求通过再贴现向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力度;要求通过票据选择明确再贴现支持的重点,对涉农票据,小微企业签发、收受的票据和中小金融机构承兑、持有的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办理再贴现票据的票面金额原则上应在500万元以下。
今年以来,央行已累计安排增加再贴现额度165亿元。截至目前,全国再贴现额度为1620亿元,再贴现总量中,小微企业票据占比为45%、涉农票据占比为27%。总体看,再贴现政策的实施对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信贷投放发挥了积极作用。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央行将对小微企业、涉农行业等融资需求较大的地区适当增加再贴现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