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美国财富周刊:环境问题或扼杀中国增长奇迹

2013年01月31日 10:45  环球网 

  美国《财富》周刊1月29日文章,原题:环境问题可能扼杀中国奇迹

  长期以来,环保活动者、经济学家和学者一直警告中国将会出现环境灾难。一月中旬,环境灾难终于以最引人瞩目的形式降临。华北大部分地区被浓重的有毒污染物覆盖,北京的空气已经达到有害级别。对中国政府而言,这是一记新的警钟。人们想知道,最高领导层是否能调动足够的政治意愿,切实推出避免生态灾难发生的政策,否则或许会导致中国经济奇迹的终结。

  由于数十年来忽视环境问题,以及中国对煤的严重依赖(中国70%的电力依赖燃煤发电),情况很难在短期内迅速取得显著改善。但中国政府可以采取综合的环保方法,实施更严格的环境相关标准,调整经济政策,增加对环境的投资,同时调动媒体和民间团体参与到环保事务中来。

  对中国的火力发电厂进行改造,利用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能够大幅减少有害颗粒的排放。提高汽车和其他机动车辆的清洁燃料标准也将极大地改善情况,目前,机动车排放是造成中国城市污染的主要源头。而中国使用的汽油和柴油中的含硫量要大大高于西方国家。另外,如果中国各级政府能更严格地落实现行的各项环保法规,也会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此外,中国还应该调整经济发展方向,从能源密集型产业,如发展迅速、规模庞大的钢铁业等,向高能效、高科技行业以及服务业转变。目前,中国年产钢铁量为7.2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46%),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数亿吨煤,而且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还有中国的汽车业。经过多年惊人增长,目前中国的汽车业规模已仅次于美国,名列世界第二位。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约为2.3亿辆(包括1.1亿辆乘用车)。对这些高能耗行业进行“瘦身”肯定能有效改善中国的环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可能需要承担巨大的转型成本,如工厂倒闭和失业问题等,但这种重组却有助于国内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更环保的产业,如医疗、旅游和专业服务等。

  同时,中国还需要加大对环境的投资。目前,中国每年用于环保的开支约为910亿美元,仅占GDP的1.3%。这远远不够。专家认为,若要弥补过去此项投资不足造成的后果,中国需要将GDP的2% - 4%用于环境保护。

  然而,不论是严格贯彻环保标准、调整产业政策,还是增加环保开支,这些政策要想真正发挥作用,中国政府必须更加公开和透明,同时允许媒体和民间组织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众所周知,中国的环境灾难总是伴随着一个令人悲痛的事实:政府部门在处理环境问题时总是遮遮掩掩,言辞闪烁。地方政府经常会掩盖环境灾难,未能及时向公众通告有毒污染物泄漏情况。而中国中央政府也不愿意公布足够的污染数据,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数据都属于政治敏感内容。如果未来无法做到透明和坦率,中国政府将面临丧失政治信誉与公信力的风险。

  好在,面对环境问题,中国媒体、非政府组织和普通民众的进取心与积极性日益高涨,算是“重重雾霾中的一抹亮色”。越来越多的中国记者和非政府组织致力于揭露环境丑闻。“经济发展压倒一切”的政策已经越来越不得人心。

  诚然,要想采取上述环保措施必将面临政治上的重重阻力,尤其是眼下,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还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问题就看,中国的执政党是否将为了国家和自身的长治久安切实行动起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重庆不雅视频女子被以敲诈勒索罪批捕
  • 体育国王杯梅西助攻巴萨1-1皇马 国足负阿曼
  • 娱乐赵本山宣布收山:今后不再演小品
  • 财经刘铁男被举报以来4次出现在公开报道
  • 科技北斗短期难撼GPS 产值相差近200倍
  • 博客马未都:《007》情节漏洞百出
  • 读书毛泽东评周恩来:一半虎气一半猴气
  • 教育研究生乱象:没给导师凑过发票就算白念
  • 育儿4个月大婴儿注射百白破疫苗后死亡(图)
  • 张捷:中国的雾霾污染是日本的问题
  • 陶冬:中国经济六大悬念
  • 连清川:抢票插件抢了公平与正义吗
  • 蒯辙元:美国调整对华政策初现端倪
  • 李飞:北方雾霭也要怪两桶油
  • 宋文洲:变了味的礼仪之邦
  • 张茉楠:日本慢性债务危机陷危局
  • 李光斗:英皇御准与中国的国家免检产品
  • 郑风田:雾霾让国人丢大了脸吓破了胆
  • 刘石:2013年种业展望与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