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内生动力偏弱 年内仍有降息降准可能
□本报记者 任晓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公布的上半年金融数据显示,政策放松推动6月贷款大幅增长,但当前经济自主增长动能仍偏弱。未来货币政策将维持放松态势,年内仍有降息降准可能。
中长期贷款占比低
数据显示,6月末,M2同比增长13.6%,较5月末提高0.4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4.7%,较5月末提高1.2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指出,在存款大幅增加、财政存款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下,6月货币供应增速回升。
平安证券(微博)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石磊(微博)表示,M1回升幅度超过M2,剪刀差小幅回升,经济触底迹象明显,但是否形成回升趋势尚需观察。
政策放松推动新增贷款增加。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7.7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5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4.86万亿元,同比多增6833亿元。6月新增贷款9198亿元,较5月多增1266亿元,主要反映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政策放松的效果,但中长期贷款占比仍较低。
“在企业新增信贷中,中长期贷款当月增长2782亿元,占信贷比重为26.6%,仍在底部徘徊。票据融资340亿元,主要是季末现象。”石磊表示。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从贷款结构看,6月新增贷款中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的比例再次上升,中长期贷款占比下降,说明金融部门对“稳增长”项目支持力度增加的效果尚未充分发挥。
6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86万亿元,比5月多增1.64万亿元;存款同比增长12.3%,较5月增速上升0.9个百分点。中金公司报告指出,6月存款增加主要有三方面原因:新增贷款和债券发行增加,导致存款创造增加;商业银行为应对年中考核,将表外业务转至表内或预设理财产品季末到期,导致存款上升。
截至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24万亿美元,较一季度末的3.305万亿美元减少了650亿美元。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鄂永健认为,在贸易顺差大幅恢复、FDI出现好转的情况下,外汇储备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受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元升值、人民币升值预期下降甚至出现贬值预期的影响,居民和企业结汇意愿下降、售汇意愿增强,同时也不排除有国际套利资金流出。6月外汇占款增加490亿元。鄂永健认为,尽管增量较上月有所扩大,但总体依然低迷。
年内仍有降息降准可能
彭文生认为,已经公布的6月PMI、通胀和贸易数据显示经济自主增长动能偏弱,政策向“稳增长”倾斜的态势进一步明确,短期货币政策将维持放松态势。预计7月CPI同比涨幅将降至1.6%左右,通胀压力基本消除,对政策放松不再构成限制。央行将继续采取公开市场操作、降准及窗口指导等多种方式增加银行信贷投放能力。预计年内将再降息1次。7月流动性条件仍然紧张,降低准备金率的可能性较大。此外,基建投资的加快要求对地方融资平台的适度放松,有望进一步增加信贷需求。
交通银行报告认为,经过两次降息,目前存款利率基本处于过去十年来中性水平,贷款利率已明显低于中性水平。预计今年CPI涨幅不会明显低于3%,未来存款利率实质性下调的空间不大,贷款基准利率也没有大幅下降可能。基于三季度物价涨幅继续回落的判断,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平衡银行和实体经济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不排除再次降息的可能,但应该不会出现类似2008年下半年那样的持续、大幅降息。此外,为应对外汇占款增量下降的影响,同时配合银行信贷投放,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预计年内准备金率还将适时适度下调1-3次、每次0.5个百分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