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姜超:1月信贷超增 但仍难改变经济下滑趋势

2014年02月17日 12:10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2月17日讯,央行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2万亿元,社会融资2.58万亿元,大幅超过预期。海通证券(600837.SH)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为,1月信贷超增,主要源于居民和企业长期贷款多增。这虽然意味着经济下滑幅度或好于市场悲观预期,但不会改变经济下滑的趋势。

  姜超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1月信贷超增,主要源于居民和企业长期贷款多增,反映信贷需求依然强劲。但由于非信贷融资下降,融资总量仅与去年同期持平,且由于基数渐大,融资总量余额增速显著下降,连带M2增速亦降至13.2%。这也就意味着经济下滑幅度或好于市场悲观预期,但不会改变经济下滑的趋势。

  “而从我们监测的发电量、钢铁产量增速看,前两月平均增速或均降至0附近,比去年12月显著下降,因而也意味着经济并未显著改善。归根到底,在高利率和反腐扫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重心在于政治而非经济,居民的重心将是储蓄而非投资消费,因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姜超说。

  此外,姜超指出,在经济通胀短期回落背景下,央行最新货币政策报告突出前瞻性,强调再贷款工具的常规化,意味着货币政策或已从偏紧转向中性。因而货币利率中枢虽未下降,但货币利率波动率显著下降,意味着资金的可得性明显上升,流动性有明显改善。

  姜超认为有四点可以支撑“货币融资平稳,政策难紧难松”的观点:

  第一,1月融资总量2.58万亿元同比稳定,其中信贷和委贷超增,而信托和企业债回落;

  第二,新增信贷1.32万亿元超预期,居民和企业中长贷均明显多增,表明信贷需求仍较强劲;

  第三,1月M1大降至1.2%主要是春节影响,因其对应的企业存款节前流出,1月存款减少9400亿元,同样源于春节现金M0的大幅增加;

  第四,M2从13.6%小降至13.2%,高基数影响渐大,意味着货币政策将难收紧,但信贷超增下货币亦难松,未来或维持中性格局。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南省人大代表遭“情妇”发照片举报
  • 体育318分创纪录!全明星东部胜西部 欧文MVP
  • 娱乐曝柴静美国产女 抱孩子回国被目击
  • 财经评论:统计局房价数据已背离楼市真相
  • 科技揭秘抢票软件黄牛链条:批量卖12306账号
  • 博客陶短房:加拿大真要拒绝中国富豪移民吗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吐槽开学魔咒:老妈比老师狠 考研成绩
  • 杨佩昌:令中国人诧异的德国物价
  • 谢作诗:看病难看病贵是破坏市场之过
  • 叶檀:悲剧的金融摇滚明星朱长虹
  • 苏鑫:影响房地产热词 互联网和信托
  • 投资独行客:从洗脚城兴衰看消费升级
  • 梅新育:索罗斯情人与拉美经济动荡
  • 张化桥:中国人的感恩之心哪里去了?
  • 谢作诗:界定土地产权是农民致富之本
  • 谢百三:疯狂新股 失败改革
  • 江濡山:形形色色的一男多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