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CPI涨2.6% 远低于3.5%调控目标

2014年01月10日 05:10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许岩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5%,重回“2时代”,同时也创出7个月新低。2013年全年CPI同比上涨2.6%,远低于全年3.5%的调控目标。

  国家统计局前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2013年全年CPI涨幅远低于全年调控目标,说明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国把物价上涨水平控制在了可接受的范围之内,2.6%是来之不易的成就。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也指出,这一方面与政府对物价高度敏感和重视有关,另一方面与2013年整体货币政策真正回归稳健中性有关,去杠杆化及去金融化的政策导向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物价上涨的空间,同时输入型通胀压力也明显减弱,均使得中国2013年较好地实现了控制物价上涨的目标。

  虽然2013年物价调控目标完成,但在机构看来,2014年CPI同比涨幅预计将比2013年有所扩大,CPI上涨压力不宜低估,通胀抬头值得警惕。

  中国银行近期发布的《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认为,今年物价上涨压力大。一是2014年翘尾因素将有所增大。二是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猪肉价格很可能加快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市场需求增大,对蔬菜、肉类和粮食等价格带来上涨压力。三是公共事业产品价格上调压力。随着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水、电、煤、气等价格上调可能性较大。

  牛犁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今年物价涨幅和去年整体变化不大,去年12月CPI涨幅远低于市场预期,这也使得影响2014年物价涨幅的翘尾因素明显减弱,舒缓了今年物价上涨的压力。

  “由于物价对经济的反映略显滞后,物价回落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经济降温的现实。”牛犁称。

  姚景源也表示,今年物价不可能出现大幅度的上涨,将保持基本稳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今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只要保持农产品供给充裕,物价水平就会保持稳定。”

  统计局昨日还公布了去年1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12月PPI同比下降1.4%,环比增长与11月持平。分析人士认为,2014年PPI仍会受制于产能过剩,短期难以明显改善,但跌幅收窄的趋势应该会延续,不少人士预计今年PPI会回归正值。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调查称“禁令年” 近8成公务员未收礼
  • 体育国王杯-C罗助攻皇马2-0 小罗续约米内罗
  • 娱乐曝郭德纲过春晚四审:低调送审节目视频
  • 财经地方政府高利率借新还旧债 化解兑付洪峰
  • 科技CES2014开展:汽车互联网化启幕
  • 博客马未都:博客字数的秘密 安倍是否会离婚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二女生“衣架吊发”苦读(图)
  • 铁林迪:创业板跳水透露三玄机
  • 谢作诗:妓女比贪官高尚100倍
  • 石建勋:破解土地财政从财税改革开始
  • 朱大鸣:房地产泡沫引爆点在影子银行
  • 叶檀:耶伦是坚硬的鸽派人物
  • 陶冬:2014年的五个市场悬念
  • 花木兰:斯诺登的警告正在变为现实
  • 雷腾:李亚鹏事件背后基金会管理现状
  • 巴别塔荔枝:童工现象要好过绝对贫穷
  • 雷永军:为什么雷军劝大学生不要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