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补贴社保 实现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

2013年08月27日 08:20  中国经济时报 

  DRC调查

  从岗位提供数量上看,国企、外企吸纳能力呈下降趋势(或基本饱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事实上更依赖于民营、中小企业。但是,由于岗位供给与就业期望相差甚远,高校毕业生在民营、中小企业的就业并不稳定。为缓解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核心仍在于通过大力发展和支持民营、中小企业,不断缩小行业间的待遇差别,进而拓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和选择职业的空间和途径。建议将特殊群体、特殊企业享受的社会保险补贴,扩展到所有中小企业,切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及增加就业数量和提高质量。

  佘宇

  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2013年增加到699万人,加上2012年毕业未就业的,合计约720万人待就业。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未来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仍然巨大。

  民营、中小企业已成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主力,但这种就业并不稳定

  整体而言,大型国企单位、事业单位的入门起点高,毕业生就业数量少;外资、合资企业发展趋缓,许多企业或减员或人才流动不畅,应届毕业生招聘数量较大幅度下降。因此,从岗位提供数量上看,国企、外企吸纳能力呈下降趋势 (或基本饱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事实上更依赖于民营、中小企业。

  智联招聘6月9日发布的 《2013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显示,民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上涨,整体招聘数量(或应届生职位需求量)较大。规模在20—99人以及2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的整体职位数量,合计占到了不同规模企业的应届生职位需求量近一半(43%)。前程无忧4月12日发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报告》显示,在创下该网站单月职位发布量历史新纪录的3月份,来自雇员人数在500人以下的中小民营企业的工作机会,占到所发布的253多万个职位的66.4%。

  从课题组5月中下旬在合肥、南京两地的调研情况来看,民营、中小企业作为接收毕业生主力军的特征也非常明显。例如,1—5月合肥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所办理的1.07万签约人数中,进入民企就业的占85%,而国有单位和个体的分别占11%和4%,与2012年同期相比,国有企事业单位签约率下降了7个百分点。截至4月底,南京市已有14449名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其中与民营企业签约的占72.94%,与2012年同期签约人数持平,而外资企业签约高校毕业生的能力下降,比2012年同期减少了30.89%。

  但是,由于岗位供给与就业期望相差甚远,高校毕业生在民营、中小企业的就业并不稳定。这主要体现在就业满意度、岗位竞争指数、解约率等方面。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对2012届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体制内”单位仍最受毕业生欢迎,而吸纳“45%本科毕业生和61%高职高专毕业生”、作为“大学生就业主战场”的民企和中小用人单位却成为不少人“退而求之”的选择。该报告还显示,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9%;在“民营企业/个体”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50%。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4%;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45%。

  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虽然民营企业招聘数量较大,但整体竞争比(或岗位竞争指数)却最低。不同性质企业的应届生岗位竞争指数(即投递数/职位数)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事业单位(93)、合资企业(86)、外商独资企业(74),而民营企业排在最后(仅为51)。另外,从不同规模企业的数据来看,规模在20—99人以及2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的竞争指数排在最后两位 (分别为50和21),相比于最高73人竞争一个岗位(即规模在100—499人的企业,其竞争指数略高于规模在500—999人的企业),小型企业 (特别是2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并不受青睐。

  从课题组在南京调研的情况来看,截至4月30日,2013届毕业生办理解约的人数与2012年同期持平,其中,本科生的解约率同比上升了10.68%。本科生由于就业竞争大,就业期望值高,往往先签订一份工作“保底”却仍然活跃于各种招聘会,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就和签约单位解约,“未就业已跳槽”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一现象在于民营、中小型企业签约的毕业生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解约中96%来自于以民营为主的非公企业。

  导致就业不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核心仍在于不同性质企业间待遇等方面的差距

  课题组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或不稳定的问题既不能简单地归咎到大学扩招,也不能主要归咎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这种就业难或不稳定的背后,既有主观方面的问题,更是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所谓的就业期望过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实际上高校毕业生也是务实的。例如,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5月29日发布的《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从连续5年的调查数据来看,2011年大学生平均期望月薪最高,达到5537.5元,2012年降到4592.5元,2013年则进一步下降到3683.6元。而且,期望月薪不等于实际月薪。根据清华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两年70%的毕业生的实际月薪比这数字还低。总的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源于就业需求不足,也源于供给方的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不足,还源于供求匹配的效率不足。从就业需求角度来看,工作岗位的增长缓慢,与毕业生的增加形成反差。从供给角度来看,既存在毕业生不愿从事的大量工作岗位,也存在着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而无法从事的职业。从供求匹配角度来看,主要问题是就业信息不对称,尽管高校大多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但针对毕业生的职业指导效果整体不佳。

  无论是有关报告的数据显示,还是从课题组的调研情况来看,由于受到不同性质企业间(或行业间)发展机会、待遇水平差异,以及规模、知名度等方面的影响,毕业生(尤其是本科生)对于“体制内”的热衷程度依旧居高不下,进而难以在民营、中小企业实现稳定就业。换言之,毕业生的就业(或择业)首选一般是机关事业单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待遇和稳定性存在较大差距,很多民营、中小企业甚至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障制度。例如,由于小微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高、生产成本高、税负高和融资难、扶持政策落实难等现实“压力”,因此,大多数企业只按国家政策规定给大学生交“三险”或“五险”,对于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却并不提供。还有,对于一些充分竞争的行业(岗位),入职者的起步薪酬本就不会太高,且并不仅针对高校毕业生这一群体。可见,当劳动力市场存在收入差距、存在福利保障差异的时候,毕业生的选择是理性的。

  当然,高等教育本身也确实存在问题。正如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指出的那样,很多毕业生不太具备用人单位所迫切需要的工作能力,“中国的大学现在主要重知识培养,轻能力的锻炼,所以有学历没能力、有文凭没水平的情况或多或少存在着。这就导致许多用人单位希望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免得从头培训。”从课题组对南京和合肥两地的调研情况来看,无论是就业期望还是自身素质,高校毕业生实际上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严重不匹配(毕业生自身期望与市场提供岗位间存在巨大落差,同时,企业也无法从高校中招聘到高质量的人才)。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高校学科设置的滞后和学生选择专业时的羊群效应造成相似学科专业背景的毕业生扎堆,部分专业毕业生出现就业难的情况;另一方面,高校对学生培养依然处于科研导向型阶段,所培养毕业生的技能无法与企业需求相匹配,加之市场上各类高质量培训机构或缺失或培训效果不佳,导致企业需要花费较大成本培训新人,而这对于资金方面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民营、中小企业来说,恰恰是最不愿意的。

  近期可通过政府提供社会保险补贴,缩小不同性质企业间的差距,进而实现高校毕业生的稳定就业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为缓解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核心仍在于通过大力发展和支持民营、中小企业,不断缩小行业间的待遇差别(尤其是国有部门和民营企业的差别),进而拓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和选择职业的空间和途径。从近期各省市陆续出台的各种促进就业政策来看,也越来越多地考虑给予中小微企业优惠。

  因此,建议将特殊群体、特殊企业享受的社会保险补贴,扩展到所有中小企业,以切实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及增加就业数量和提高质量。中小企业的利润较薄,国家补贴社会保险缴费可以降低企业负担,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就业,同时又可使劳动者享有基本保障,缩小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差距,减轻公共部门就业的压力。这类财政补贴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肯定好于政府性投资。

  例如,政府可帮助中小企业为所有员工上“五险”,员工可凭参保年限逐步享受就业地户口背后的各种福利,这是个多赢的方案。对中小企业来说,企业缴纳1/3,员工缴纳1/3,政府补贴1/3,实现全员参保,这样可以稳定员工队伍,有利于技能积累;劳动供给增加,有利于控制工资增速;参保者增加,政府的社保费率可以降低。总体来说,这一政策对企业来说,利大于弊。对政府来说,除了履行促进就业的职责,拿出1元钱补中小企业员工进入社保 (即补入口),可以得到2元钱保费收入,这样就可以减少对社保支付缺口的补贴 (即补出口)。整体来看,政府补贴不一定增加。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为毕业生提供工资补贴的方式鼓励其到民营、中小企业就业。例如,由政府提供专项资金,按照社会平均工资或略高于社会平均工资的水平进行足额补贴,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工资水平;也可鼓励企业提供额外补助(政府出资按照社会平均工资基数对单位/个人缴费部分进行补贴,或按照适当比例减免个人收入所得税),改善毕业生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除了工资补贴外,加强政府组织的公共培训 (通过设计科学的培训课程体系,密切联系实践,提高毕业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是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的重要途径,进而实现稳定就业。

  最后,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每年毕业生人数占当年城镇新就业人数(或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比例也已逐步上升到约50%、且今后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提高。这表明,整个高校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供求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即:由原来的以面向高级专门人才岗位为主转变为以面向中初级专门人才和高技能劳动者岗位为主。因此,从长期来看,高等教育本身也需要从学校定位、专业设置、课程安排、讲授方式、考试制度、技能设计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已适应以上这种变化。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薄熙来:王立军暗恋谷开来 不能自拔
  • 体育麦蒂宣布NBA生涯结束 或再战CBA 视频
  • 娱乐王祖贤整容回春欲出嫁 小19岁男友曝光
  • 财经卖掉北京的地收入远超美国一年GDP
  • 科技84%网友认为微软CEO鲍尔默应该退休
  • 博客李庄:薄熙来犯罪证据链已经形成
  • 读书荒诞之举:宋高宗为何用十个处女选太子
  • 教育家长痛诉:小学面试害得全家开学恐慌
  • 叶檀:政府全面接管经济
  • 陶永谊:谁动用了我的存款
  • 金岩石:新股发行制度变革关键是啥
  • 朱平:解读A股移动互联企业
  • 马宇:反垄断之剑将挥向垄断央企?
  • 幽灵礼物:A股T+0是福还是祸
  • 叶檀:光大证券与中国市场的下一步
  • 徐斌:滞胀形势后的经济沙盘推演
  • 管清友:新兴市场十年梦醒
  • 尹中立:中国人口城镇化潜力已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