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地方债隐现、贸易壁垒增加、银行资金短缺……中国经济似乎困难重重。然而,最新公布的2013年上半年7.6%的GDP增速,让所有困难都变得渺小。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克强经济学”这一正确航道。
“克强经济学”带来强劲动力
央视网(记者祝娟 报道)面对外界对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的极大关注,6月2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的外方代表时介绍,今年以来,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区间,物价水平、新增就业保持稳定。
这是几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后,李克强对中国经济总体形势的再一次表态。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7%
地方债隐现、贸易壁垒增加、银行资金短缺,是中国正在经历的一系列“金融风暴”,也是各界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与日俱增的主要原因。对此,专家分析认为,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纵观上半年的宏观经济数据,中国经济运行仍然平稳,无需担心。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经初步测算,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其中,二季度GDP增长7.5%。去年二季度的GDP增速为7.6%,三季度的为7.4%。而今年全年的GDP预期目标为7.5%。上述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速平稳。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GDP运行在7.4%至7.9%的区间内,属平稳增长。至于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速较之一季度稍有回落,他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这是经济结构转型期阶段潜在生产率下降的一种客观反映;第二,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世界经济总体上复苏缓慢;第三,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调控的结果。
盛来运指出,尽管经济增速回落,但政府显然是意识到这种增速的适当回落是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的,所以尽管在回落,也还是很冷静地坚持调结构、促改革。从长期来看,这个决策是正确的。
全年有望实现7.5%的预期目标
面对经济增速是否会持续下滑以致失速的疑虑,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认为,从目前的形势看,这是不必要的担心。潘建成分析称,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依然存在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比如,农业投资和与民生相关的水利、环境、公共设施投资,以及与文化、体育等方面相关的大文化投资,今年1—4月的增速均超过30%;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达38%,土地购置面积逐月回升,这些对投资和消费都会产生推动作用。
“综合来看,在这些促进经济增长因素与制约增长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济整体增速可能比过去慢一些,但全年实现7.5%的预期增长目标是有把握的。”潘建成说。
对于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形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卢锋也从宏观经济增速、金融货币总量、工业增加值速度、制造业投资等六大数据的结构对比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增速还处于各方可接受的合理区间,并无大碍。
“克强经济学”将令经济增长可持续
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一个新的名词开始见诸报端和各大网站,即“克强经济学”。这个词汇的出现,源于李克强就任总理后,面对地方债隐现危机、贸易壁垒增加、热钱出逃、银行资金短缺等严峻考验,在“百日新政”中,挤水分、调结构、简政放权、布局城镇化等一系列力促发展模式转型的举措。
分析中国时下正在经历的一系列考验,以及政府所采取的应对举措,英国巴克莱集团首席执行官安东尼•詹金斯认为,虽然中国经济存在结构性减速现象,但在“克强经济学”引导下,中国经济增长将更加可持续。
对于自己的观点,詹金斯解释说:“在我看来,中国管理层正在很好地掌控形势。时下这场短暂的流动性危机,更像是‘管理层希望小心地实施对(银行)系统的去杆杠化调整’,只要应对得当,中国银行业潜在的危机完全可以避免。”
那么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可能性?詹金斯说,“中国未来几年内的经济增速,很可能在6%至8%之间,但这一速度对中国来说更加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