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 董冠洋)中国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增速持续回落。此间专家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目前的难点不在“速度”而在于“结构与模式”。
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6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8.9%,比5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虽然增速有所下滑,但从绝对量上看,6月份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0.68%。
就工业增速下滑的原因,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外需大幅放缓是主因”。他分析,由于目前出口带动国内生产、进而带动投资的“外循环”还未根本转变,第二季度出口回落对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影响。除了上述原因,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当日发布会上分析,经济增速适度回落是潜在生产率下降的一种客观反映,也是中国官方主动调控的结果。
数据显示,上半年重工业增加值总体呈下降特征。与一季度相比,上半年钢材产量增速从12.3%下降至10.2%,下降2.1个百分点;水泥下降1.5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6%,比总体工业增速高出2.3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1%。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告诉中新社记者,现在中国经济增长的难点并不在速度上,而在结构和模式上。“如果政策松一下,1个百分点的增速马上上去”,他强调,若不调整结构,则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将越来越固化,可持续性越来越差。
经济转型不可避免地伴随着“阵痛”,而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转型的最直接参与者,也是“阵痛”的最真切承担者。
盛来运透露,统计局最近对近25万家大中型企业进行调研,发现不同企业的经历可谓“冰火两重天”。他分析,这说明当前形势确实错综复杂,也反映出在结构调整期,大家都经历着结构转型期间的阵痛。
统计局发布信息显示,二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20.6,达到一年来最低点,比一季度降低5个百分点。不过,官方称此仍明显高于100的景气临界值,官方调研亦显示,有三分之二的企业对后期走势、中国经济基本面表示乐观。
赵锡军分析,二季度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到“跌破底线”的程度,但下半年经济增速目前还不甚明朗,将主要取决于企业在转模式上的进取状况和成效。“很多企业现在还在等待政策创造市场”,赵锡军提醒,企业若再不意识到发展模式转变是大势所趋,退出市场将只是时间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