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半年GDP增11.1% 二季度增速回落符合调控预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6日 01:51  第一财经日报

  下半年宏观政策预留可操作空间

  汪时锋

  “经济增速有一定程度的回落,这与基数有关,也是我们宏观调控所期望达到的一个回落。”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昨天在发布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时作上述表示。

  统计局数据显示,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0.3%,结合一季度11.9%的增速,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11.1%。

  据记者了解,主要经济部门近几日已经向国务院汇报了上半年经济情况。统计局的上述表态或许将成为市场理解高层政策信号和下半年政策变动的注脚。

  在“保八”的前提下,上半年11.1%的增速为下半年的政策取向留下了可操作空间。

  “中央政府在包括节能减排、清理融资平台等政策中或许也会预留一定的操作空间。”一名专家说。

  适度回落并不是坏事

  中国经济上半年的发展脉络其实已经蕴含在去年的经济图景中。

  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是前低后高。这样的基数变化既对拉低今年二季度的经济增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决定了三、四季度增长率继续放缓的可能性较大。

  但即便放缓到8%,中国经济仍处于“保八”的预期范围内,这也是市场上主流意见判断出现“二次探底”可能性较小的基本原因。

  而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并不是坏事,按照盛来运的分析,这有利于防止经济由偏快向过热转化,有利于加大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力度。

  去年至今年上半年,高耗能行业和投资拉动对经济的贡献颇大,但并非可持续。从4月中旬的房地产调控开始,到随后的节能减排和治理地方融资平台,宏观政策的方向进一步强调从追求短期经济成效向长期结构调整转变。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对记者表示,既有政策会进一步落实,政策重点将转向促转型,“十二五”规划尤其值得关注。

  下半年经济依然存在变数,包括通胀、外贸以及上半年三大调控政策——房地产调控、地方融资平台清理和节能减排等政策的效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经上调了全年的全球经济增速预测,但经合组织(OECD)的先行指数显示全球经济在未来有放缓趋势,这为下半年的外贸增加了变数。

  盛来运也表示,从政策的角度来讲,当前的国际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国外的经济复苏动力很弱,而且曲折复杂。

  “短期内政策调整可能性较小”

  除了基本面情况,市场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宏观政策调整的可能性有多大。

  法国巴黎银行驻北京的经济学家孟原对记者说,鉴于房地产调控政策、融资平台清理、节能减排等政策出台只有几个月,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所以短期内政策调整的可能性较小;但货币供给方面,从近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连续七周净投放来看,可能会有所放松。

  截至上半年,中国的信贷投放已经大约完成了全年目标的60%。李慧勇称,尽管全年额度不会放松,但按照今年季度信贷投放3:3:2:2的比例,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预计分别投放1.5万亿元,相对宽松的信贷条件有助于投资仍然保持较快增长。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对记者表示,中国政策从紧缩到放松的变化正在缓慢解包,伴随着强劲消费增长和好于预期的欧洲经济复苏将帮助中国经济在下半年获得软着陆。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孙明春和孙弛也表示,6月份工业、消费、投资数据也显示出经济增长继续放缓,这应该会降低政策进一步紧缩的必要性。

  决策层如何看待目前已存在的和未来将发生的经济增速放缓似乎已经成为许多分析师关注的焦点。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