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复苏,2004年首次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在今年春节后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民工荒”再现,是否意味着我国“人口红利”拐点的到来,对未来经济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对此现象产生的背景、原因、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以释读者之疑、解投资者之惑。
⊙记者 胡薇
“我们必须知道所谓‘人口红利’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人口红利’依然没有结束,因为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还是很大。”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都阳对本报记者表示。而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学者专家几乎一致认为“民工荒”现象预示经济结构转变关键时刻到来,而长远来看这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契机。
劳动力总量充足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目前劳动年龄人口为8亿左右,而相比之下,即便把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人口加起来,其总和也达不到这个规模。对于导致民工荒出现的根本原因,都阳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都表示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新增劳动力减少之间的矛盾。“由于我国生育水平的下降,导致我国近几年新增劳动人口数量明显减少,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对劳动年龄人口的较大需求。”翟振武分析说。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近几年大学的扩招也是导致进入劳动力市场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现在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比率约为15%,较之前7%左右的比率有了大幅提升。因此上百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到高校。”然而,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短缺的依然是普通劳动力,郑风田表示。
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的部分城市2010年企业春季用工需求和2009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分析显示,要求具备初级工水平的岗位占25%,要求达到中级工及以上水平的占7%,对职业资格暂无要求的占68%。企业招工要求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要求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5%,暂无要求的占26%。
考虑到今年经济复苏、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民工元宵节返工的习惯等因素,接受采访的专家一致认为“民工荒”现在并不能说明“人口红利”拐点的到来。不过虽拐点未到,但我国“人口红利”确已呈下降趋势,专家表示,根据对生育率以及相关数据的分析,在未来5——10年内,我国“人口红利”将迎来拐点。
促进经济结构转变
与今年“民工荒”现象相伴而生的是企业和务工人员双方工资上升的预期。上文提到的人保部调查分析显示,有72%的企业预计2010年人工成本比上年会有所上升,而这一比率与去年同期调查相比,高出了32个百分点。同时,打算继续外出务工的人员预期2010年平均工资收入比2009年实际工资收入增长幅度超过14%,这比企业预计的涨幅高出5个百分点。
事实上,数据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预期,现实中很多企业为了能招到人已经提升了岗位的工资待遇。据报道,珠三角的普工薪资已普遍增长10%—20%。
“民工工资价格的变化可以说是市场自我调节的显现。”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对本报记者解释说。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但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市场自身也会产生转型的需求。
据了解,由于过去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是依靠接订单生存,这就导致了其利润不会太高,而且还会受制于订货方。“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难以负担高工资。而现在民工荒导致的工资成本上升将迫使企业谋求进一步的升级发展。”翟振武指出。
“民工工资上升不仅预示还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都阳表示,企业在价格的引导下将会更多的偏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生产,而工人自身需求和水平的提升,也有助于适应未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加速产业转移、升级
事实上,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所有专家都表示产业结构转移、升级势在必行。“不仅仅是民工荒的问题,其背后所显现的外需环境变化、我国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都要求我国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并推进城镇化进程。”潘建成表示。
他指出,在产业发展上,一方面要增加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传统产业也应加大技术投入进行产业升级。“实际上,很多第三产业就是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比如说物流业。”潘建成表示。制造业越发展对分工细化程度要求将越高,而信息化的第三产业也将更好地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这将形成良性的循环,并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变应该是包括产业升级、转移和承接三方面在内有机的整合过程。”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分析指出。具体而言,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第二,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怎样正确地把产业转移出去,同时又不离开中国境内,这就需要第三个方面的配合,也就是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因此来说,升级、转移、承接三个过程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形成中国特有的产业结构调整之路。
不过在产业转移升级发展的过程中,郑风田表示一方面中西部地区一定不能走先污染后发展的老路,在承接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时要形成整体转移。“现在有一部分企业在转移,但企业扎堆才有效益,需要上下游产业链的整体转移形成规模效益。”郑风田说。
而另一方面,沿海地区企业的产业升级也并非只有高新技术一条路可走。“可以从过去的低端制造业上升到拥有自己品牌、营销渠道的高端层面。”郑风田指出,这要求现在以代工为主的企业设立营销和品牌建设等部门,同时应积极的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改变以订单为主的生存状况。
“‘人口红利’的消失并不意味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丧失。”翟振武表示,不仅可以通过产业转移、承接仍将劳动密集型企业留在国内,同时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仍会有大量劳动人口从农业中转移出来。
除了产业结构的转移升级外,民工工资收入的提高将有利于扩大内需,形成我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现在农民的打工收入约占到其总收入的40%—50%,所以务工人员工资的提升,将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中西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也将加快。”郑风田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表示,我国民工荒的出现也与目前我国跟美国接轨的教育体系有关。“我国90年代以来建立的教育体系并不是以服务产业资本扩张发展阶段为目的,而是按照美国式的教育,主要培养高端人才。”温铁军指出,但事实上在产业资本扩张发展阶段所需要的是大量技术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