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潘石屹:1/3开发商只囤地不盖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5日 16:35  金羊网-羊城晚报

  “1/3开发商只囤地不盖房”

  潘石屹又发惊人之语

  本报讯  记者赵燕华、实习生潘淑芝报道:“有1/3的开发商只囤地从来不盖房。”房地产界名人潘石屹继9月底爆料有开发商土地储备高达151年后,日前在央视《经济半小时》节目上再发惊人之语。但他的这一说法却受到不少开发商及业内人士的质疑。

  “不建房的比建房的更赚钱”

  小超人李泽楷今年8月21日将本应在2006年开工建设的北京核心城区的工体地块转让,有人计算下,这“一买一卖”之间,小超人大概赚了0.5亿美元,三年利润在78%以上!

  央视相关节目播出后,有媒体就提出,这传递出一个讯息就是:“囤地与炒地向来都是众多开发商一项非常赚钱的‘主营业务’,从来没有囤过地倒过地的开发商也许有,也许真没有。其结果是,土地供应部门按预计需求定量供应土地的计划全被打乱,人为减少了土地供应加剧了需求紧张,为房价不断飞升插上了隐形的翅膀。”

  “这些年,围绕土地问题房地产公司有很多怪现象。几年前,两家开发商在同一地段各拿了一块土地:一家开发商建房子销售出去,没赚多少钱;另一家开发商,囤着地,什么事也没有干,最后把土地转让,比前一家开发商多赚许多倍。”潘石屹称。

  囤地并非都能赚钱

  对此,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重光也认为,并不知道“三分之一”这个数据从何而来,而开发商囤地、倒地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杨重光表示,中国政府对闲置土地的处理虽然有原则性规定,比如闲置一年征收20%闲置费,闲置两年就可以无偿收回,但操作起来有难度,需要制定更具体的标准。“有些闲置也有政府原因,不能一概而论。”在他看来,开发商从拿到土地开始、规划设计,报修建性详细规划、单体建筑设计方案、单体报建等,到政府各有关部门专业报建,前前后后算起来,没有8个月到一年多时间,别想开工。

  有业内人士分析,囤地期间,开发商是要付出巨大的财务成本的,卖地后还要上缴巨额的土地增值税的,未必都能赚钱:两年前,港资的泰华房地产在广州以总价10.9亿元、11912元/平方米“天价”拍下的珠江新城“地王”,计划于11月26日以底价8.3亿元打折转让。若底价转让成功,也将蚀本两亿多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