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6月信贷再现狂潮 货币政策基调不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6日 13:51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记者 舒眉 发自上海

  稍作回落之后,6月信贷再次猛增。谁在制造新一轮的信贷狂潮?银行贷款为何再次井喷?通胀幽灵是否显现?资产泡沫会不会到来?货币政策是否会调整?

  如果将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医治经济萧条的方法简单化,药方可归纳为:坐着飞机往下撒钱,一切等经济稳定了再说。

  似乎中国正是这一方法的一个巨大实验场。根据上周央行新出炉的信贷数据,6月份新增贷款1.53万亿。由此,上半年新增信贷高达7.37万亿元,这个数字已经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任何一年的信贷投放总量。

  “茶叶与水”

  1.53万亿使得6月成为今年以来仅次于1月份和3月份的第三大信贷高峰月。

  尽管市场曾普遍预期6月份新增信贷将超过5月份的6645亿元,但这样的高增长还是有点出乎意料之外,究竟什么原因使得6月再现信贷狂潮呢?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这在情理之中,他们撰写的一组报告解开了其中的玄机。原来银行贷款的多少和中央财政拨款的节奏紧密相连。由于银行需要在项目资本金到位后才会放贷,而资本金主要来自于中央财政拨款。因此,中央投资与银行贷款之间如同“茶叶与水”的关系,

  去年12月第一批中央投资下发1000亿元,今年2月中央第二批投资下发1300亿元,与此相应银行配套贷款也随之大增;1月份信贷1.62万亿、3月份达到创纪录的1.89万亿。

  而最近的第三批中央投资700亿正是在5月中旬下发,并且同期政府下调了基建项目资本金比例,推高随后的项目配套贷款。

  从银行自身的规律来看,6月份作为上半年的一个节点,冲击6月的贷款几乎成为银行“名利双收”的一项选择。

  从市场形象的角度看,许多银行是上市公司,中报是否亮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半年的信贷增速。

  从经营业绩的角度看,年内能产生利息收入的贷款一般投放于前三季度,因此,可以说上半年贷款增速决定了银行全年的利息收入水平。

  再从银政关系角度看,银行业的扩张动力,和地方政府提高负债,大搞基建投资的冲动几乎一拍即合。

  “早投放,早获益。”一位国有银行省级分行行长向记者一语道破其中的关系。在他看来,地方政府虽然不直接干预金融,但会将各银行行长请过去开会,通报各银行对省里的项目支持了多少。“早投放,既支持了省里经济发展,给领导留下好印象,而且项目的选择范围大,风险可控,这就是名利双收。”

  大银行休息,小银行冲刺

  另一方面,信贷扩张的力量也正发生转移,即从中央政府转向地方政府,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转向中小商业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

  “1.53万亿元新增部分主要来自中小银行。”一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部门的人士说。在上半年的第一轮信贷“冲锋”中,国有银行是主力。现在,四家国有银行的信贷投放已远远超出去年全年的信贷总量,开始把握节奏、主动控制投放了。

  大银行腾出市场空间后,在第一轮“冲锋”中落后的中小银行就开始奋力扩张。“银行业内把这种现象比作‘大银行休息,小银行冲刺’。”

  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廖强也观察到了这一现象,他认为,虽然央行没有公布6月份信贷的具体数据,但从5月份的增长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迪。因为5月份的增长很多是来自于一些中等规模或小规模的银行,增长尤其强劲。

  他预期6月份四大行新增贷款仅占全部贷款的三分之一左右。

  货币政策基调不会变

  近日,温家宝总理在经济专家座谈会上表示,目前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首要任务。这表明在二季度经济“保八”尚未达到,通缩压力尚未解除之前,短期内宽松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基调不会改变。

  如果按照现有的监管框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普遍较高,这意味着信贷扩张仍有较大空间。也就是说,即便没有鼓励信贷的政策,信贷快速扩张的势头也仍将维持。

  但从经济学的规律来看,钱发多了必然导致通胀。历史上,当新增信贷增长率超过20%,往往会发生通货膨胀。

  这一次,7.37万亿贷款规模,增长率达到30%,通胀的阴影开始若隐若现。

  “事实上,伴随着信贷高速增长,现在社会上已产生了通货膨胀预期,”郭田勇说,“但信贷激增不一定会形成现实中的通胀。”

  他分析说,从理论上讲,信贷激增会诱发通货膨胀。但从现实中看,未来一段时间,国内下游企业仍将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会有力地抑制通胀形成;国际市场上,在世界经济出现全面复苏之前,仅仅依靠美元贬值推动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难以持续,从而也不会以输入型通胀的方式传导到我国。

  实际上,受经济前景不明朗及最新欧美就业数据不佳的影响,7月份国际油价已连续五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达10%。

  而从物价情况来看,近几个月的物价始终是负增长的。PPI4月份是-6.6%,5月份是-7.2%,幅度还在加大。这是因为农产品价格对CPI影响非常大,目前农产品价格处于下滑的周期。

  巴菲特说,当台风来的时候,猪都会飞。农产品价格没有上涨之前,CPI没有上涨的压力,宽松的基调会维持,资金面依然充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真正担心的通货膨胀可能要等到明年年中或下半年才有可能出现。而在此之前,不仅中国,全球的决策者更加关注的是实体经济面的就业情况、企业的盈利、出口,在这些实体经济面没有明显改进之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不会明显调整。

  不可避免的资产泡沫?

  虽然CPI指数让人放心,可是让人真正忧虑的是疯涨的房子和股指。

  相比物价,资产价格对货币发行量的反应要更为直接、敏感。一般说来,反应最为敏感的先是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再到楼市,最后,资产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可能会传递到物价。

  为什么股市、期市要比楼市更敏感呢?主要原因是股票、期货的流动性好,住房的流动性比较差,而富余货币最先流入的总是流动性比较好的领域。所以,股票和期货对货币供应的反应要更为灵敏一些。

  而现在国内外的宽松的资金面正在催生这一轮的资产泡沫。

  “我担心这一次房地产的泡沫可能比2007年还要大。”巴曙松说。在他看来,现在的状况非常像2003-200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状况:信贷增长很快,物价短期没有上升的压力,而贸易顺差引起人民币具有一定的上升压力。从国际情况看,现在非常像1997年金融危机之前的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向:利率异常低,资金成本异常便宜,大量资本流向亚洲、流向中国。“5月份公布的我国外汇占款达到了2400亿,是自去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突破2000亿,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警觉的信号。”

  在国际油价从最低点翻了一番多之后,在A股也大致翻番之后,久违的“温州炒房团”重现江湖。国内大中城市的房价在一两个月内全面复苏,在上海,几年都没开张的汤臣一品(一个均价超过每平方米11万元的公寓房)最近连卖出几套。

  而央行最近的动作也反映了监管层对流动性状况的关注:

  7月9日,央行恢复了暂停半年的一年期央票发行,此举的政策意图是,央行将使用更多的工具回收流动性。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