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潮起 金额越来越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3日 15:24  金羊网-羊城晚报

  联手BP收购伊拉克鲁迈拉油田的风声刚过,中石油再度传出收购消息———上周五,发改委发布公告称,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收购新日本石油大阪炼厂部分股权项目于今年6月通过核准,中石油将收购大阪炼厂49%的股权。

  这次收购,涉及金额虽没有破纪录,业内却高度重视———中国油企已经掀起了新一轮海外并购的热潮———据统计,近一个月,中石油、中石化达成收购协议的金额约为82亿美元,潜在协议金额达到226亿美元以上,这还不包括通过中标及其它途径的收获。

  从上游到下游

  资料显示,这是继5月份通过要约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以来,中石油今年在下游炼化业务上的第二次海外并购。中石油在炼化业务上的短板正在补上,其“两条腿走路”的资源市场国际化战略日益凸显。虽然这次并购能为中石油提高日炼油能力并不算太多,但专家一致看好:这次中石油与新日本石油的该项合作,是中日双方能源领域近几年来最大的合作项目,也是中日油企之间首次合资组建石油精炼公司。

  新日本石油的项目只是冰山一角,中石油还将出招:有消息指出,中石油拟耗资145亿美元收购西班牙YPF公司阿根廷资产75%的股权,一旦成功,这将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海外并购案。

  记者翻查了一下中石油今年以来“走出去”的脚步,的确十分频密:2月,4.99亿加元收购加拿大油气公司;4月完成对曼格什套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6月完成以10.2亿美元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股份;7月收购了新日本石油大阪炼厂49%股权……

  金额越来越大

  记者了解到,发改委尚未透露中石油此次收购的金额,但上半年以来,中国油企“走出去”十分顺利,包括中石化斥资72亿美元收购瑞士阿达克斯公司在内,中国油企不到半年并购成功数量多达7项,合作方从亚洲到中东甚至到欧洲,“足迹”、“步伐”均为近年来之最。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凤起表示,金融危机使很多企业盈利状况难以维持,石油资产价格较低是近期促成一系列中国石油企业加快海外并购步伐的主要原因。周凤起称:“发达国家收购条件更好,经济相对稳定,法律规程也比较健全,过去不愿意出售给中国企业,设置种种障碍,现在愿意出售,对中国企业来讲是一种机遇。”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也表示,频繁海外并购并不仅仅是一本经济账,同时也是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他说:“只有从上游掌握更多的能源,才能抵御国际能源价格的快速波动,从而稳定国内能源价格。”(记者 李晓莉 实习生 张辰)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