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经济回暖调查:真正挑战来自增长模式转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9日 14:46  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7月7日,湖北宜昌,建设中的商品房。据中国指数研究院信息中心的最新监测显示,2009年5月份,中国30个主要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涨幅超过10%,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与此同时,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无论是面积还是成交价格正逐渐呈现上扬走势。 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2009年7月7日,湖北宜昌,建设中的商品房。据中国指数研究院信息中心的最新监测显示,2009年5月份,中国30个主要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涨幅超过10%,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与此同时,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无论是面积还是成交价格正逐渐呈现上扬走势。 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在世界金融危机仍在持续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却出现了一系列“回暖”的指标。7月3日,A股市场再次站上3000点。此前一天,北京的新“地王”再次诞生。此种经济“见底复苏”,是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结果,还是市场的自我恢复?这种恢复是否具备逆全球经济之势而涨的持续能力?很显然,对这些问题的判断,不论是来自经济学家,还是实体经济内部,答案并不一致。

  基于此,《中国新闻周刊》调查了A股市场、房地产市场、外商直接投资比较集中的苏州工业园,以及民营经济的活跃之地浙江宁波。我们试图去观察,在这些市场和地区内的微观经济主体内部,其真实的经济生态是什么,以及形成这些生态的制度性、基础性因素又是哪些。我们相信,只有经济结构的不断改善和市场基础的不断完善,中国经济才能避开前行路上的一些风险,并真正恢复其持久的活力和源源不断的生机。

  经济回暖了吗?

  着重于短期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式救援”,仍然难以破解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的困局——内外结构双重失衡。“经济回暖”前景尚难明朗

  激辨“回暖”

  在上海港,堆积如山的集装箱高耸在码头旁,丝毫看不出经济危机的痕迹。

  不过这些集装箱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空的。自去年11月份以来,中国货柜吞吐量最大的港口营运商——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就允许货柜公司以超低价将空柜置放在码头。中国其他的重要港口:大连港、天津港、宁波港都对客户提供类似的服务。

  此前,中国港口协会称,今年5月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近4亿吨,创历史新高。港口吞吐量被公认为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标之一。最先报道此事的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港口营运商过去一直试图要解决该国出口下滑,以及随之而来的货柜运输量锐减问题,上海港口营运商因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承受的压力更大,因此出现了“造假”的举动。

  舆论更大的担心则在于,整个中国经济是否如这些空集装箱一样,只是表面风光。为实现2009年的经济增长8%的目标,中国政府启动了庞大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并令国有商业银行释放出巨额资金,配合这些项目的完成。不过,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诸如用电量下滑、而工业增加值骤升等大量看似相互背离的数据,进一步加大了外界对于中国经济真实走势的疑虑,关于中国经济走势的预测也变得极具争议。

  经济仍不乐观

  “报喜亦报忧”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些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外贸、税收、用电量数据继续大幅下滑。《中国新闻周刊》在江苏苏州、浙江宁波等长三角地区的调查表明,外贸持续疲软,导致大批公司订单不足,纷纷降薪、裁员和撤资。

  在加工出口经济中心江苏,该省的外贸大市苏州和无锡出口仍处于负增长,1~4月出口降幅在30%左右。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曲福田说,苏州、无锡外向依存度都在100%以上,是典型的开放型经济模式,由于产品价格下降,出口企业利润普遍下降。

  民营经济重镇浙江的情况也不乐观。在浙江,很多外贸纺织企业因为外部市场需求不振,而预期又不确定,开始压缩产能或者是干脆停工,陷入“蛰伏”状态。浙江省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处长谢晓波表示,浙江作为出口大省,外贸回升缺乏坚实基础。一下子要转到国内市场也不容易。

  已经举办了50多年的广交会首次宣布取消禁令,允许内地采购商进场,以弥补外贸下滑的缺口。出席今年4月一期广交会的中国机电商会副会长张珏晶说,今年前三个月国内机电产品出口下降四分之一。机电产品占中国出口总值的一半以上。

  中国实体经济在谷底徘徊,很大程度上源于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和消费仍然低迷。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贸形势仍不乐观,原本4月跌幅收窄的出口额,到了5月份,又继续扩大到25%以上。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分析师诸建芳认为,2009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增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出口增速很可能是两位数的负增长。

  国内民间消费事实上仍未启动。尽管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前4个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但仍低于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而拉动内需消费的,主要是汽车和金银珠宝等高收入群体的奢侈品消费。此前,中国为振兴内需,降低车辆零售税率,并展开汽车下乡等津贴计划。今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首度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销售市场。

  判断经济回暖与否的另一重要指标——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失业的人群越来越庞大,以至于在高校集中的京沪两地,不少大学毕业生对薪水的要求是“养活自己就行”。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保守估计,今年将有150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该机构对于全社会失业率的估算是接近9%,高出官方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近一倍。

  货币推手助涨股市楼市

  较之实体经济的低迷,股市和楼市出现的积极变化,则被解读为中国经济回暖的重要信号。

  今年前7个月,上证综合指数上涨了85%,突破3000点,成为全球涨幅最大的股市之一。刚从寒冬中熬过来的房地产开发商稍微松了口气,一度低迷的商品房成交量也在今年三、四月间出现“小阳春”,6月,在北京、上海等地又开始出现新“地王”。

  不过,标志着股市和楼市真正回暖的一些指标,表现则不如人意。

  在这一轮股市上涨中,格力空调、上海宝钢等一些制造类股票涨幅微小。领涨的大都是金融股和地产股等大盘股。截至2009年4月8日,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过半,有889家上市公司发布2008年报,整体业绩下滑大局已定。

  房地产新建项目的开工量持续下滑,则表明当下的商品房销量回升,其实是开发商在消化去年滞销的存量房。向来精明的外商投资者也不看好中国房地产市场。一季度QFII大幅减仓房地产个股,房地产股票减持数目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一。

  种种迹象表明,银行资金在推动股市和楼市回暖中作用巨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出席今年6月的一次金融论坛时说,银行贷款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股市和楼市,但他没有明确具体的资金数额。

  宽松的货币政策原本服务于一项政府目标——2009年经济增长8%。

  自去年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一场庞大的“中国式救援”活动就拉开大幕。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主导之下,政府推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国企和地方政府被普遍认为是最大受益者,由此导致地方投资出现井喷。宽松的货币政策则更加配合了这一计划的落实。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评论员吴铮认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速度超过GDP增长的潜力,资金就会流向投机,制造资产价格泡沫,而非刺激实体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6月底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也在提示风险:为应对金融危机,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所采取的大规模注资和经济刺激计划,导致货币天量增发和财政赤字大幅上升,从中长期看,有可能转化为通货膨胀的压力。

  增长的真实挑战

  着重于短期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式救援”,仍然难以破解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的困局——内外结构双重失衡,即国内产能过剩和内部、外部需求不足同时并存。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理事谭雅玲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些造成经济衰退的因素,很难在政府的短期“4万亿投资计划”中得到纠正。

  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在水泥业初露端倪。6月份,四川省的水泥价格下跌了四分之一。这是因为,在今年前半年,在地震灾后重建和“4万亿投资计划”基建项目的刺激下,四川新增了30多家水泥厂,水泥产能扩张了一倍以上,厂家因此降价竞争。

  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学家许小年认为,中国原有的投资本来就已经造成产能过剩,加上这一轮的投资,产能过剩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中国长期占据了钢铁、冰箱、彩电、个人电脑等多项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的位置。此前,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主要依靠美国“过度消费”来消化。但是,世界银行驻北京经济学家刘易斯说,由于全球经济预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保持疲软,一些制造领域的部分产能可能永远不会完全利用起来,可能必须被削减掉。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室主任王小广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政府在政策上要避免过度刺激,对最近信贷扩张过猛的问题应有所遏制,过度的信贷泛滥可能导致资产泡沫的膨胀,同时,延缓经济的正常调整。

  中国经济面临的真正挑战,依然来自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曾表示,未来15年,中国经济不得不面临三方面因素的变化。一是低成本优势可能告一段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未来15年基本转移完毕,从而对加工贸易方式产生严重影响;二是面临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转移的巨大挑战;三是面临着从外向型经济战略向国际化经济战略的转型、调整。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出席今年6月底的一次金融论坛时以学者身份说,中国经济最早将在2011年迎来复苏。他认为,“首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让消费内需起到重要作用。”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