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任晓 张泰欣 张朝晖
中小银行“身先士卒”
牛年的忙碌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减缓过。在江苏一家银行从事票据融资业务的小李明显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2月以来,审核单据、发放贴现款项、跟踪资金流向、实地考察企业……这些往年看似寻常的业务,在今年仿佛像上了发条的闹钟,一直催着小李没有一丁点停歇。
与小李有同样感受的基层信贷员不在少数,在他们忙碌的身影背后,累积的是一个个信贷天文数字:去年10月,608亿元;今年1月,6200多亿元;2月,4870亿元——新增票据融资规模数月间爆炸式增长。1月,1.62万亿;2月,1.07万亿——新增信贷在今年一季度狂飙突进。
小李暗自庆幸自己多了一个心眼:在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去年上半年,他婉拒了多个客户的资金申请,如今这些被他压在办公桌下的融资单证成了他工作的重点。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票据融资统计数据反映的是金融机构通过贴现或买断式转贴方式获得票据的票面金额。今年一二月份,新增票据融资的总量突破1.1万亿元,占新增贷款的比重接近一半。票据融资这个之前并不被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现象,一夜之间成为闪光灯下的焦点。
“票据融资的大幅增长,是积累的大量票据在这段时间集中释放。当企业无法从银行得到贷款资金的时候,企业就用票据来进行货物的结算,票据成为一种具有支付功能的‘准货币’”。建行研究部总经理郭世坤如是认为。
但“银行不太愿意开出承兑汇票,因为赚得少,开一张票收0.05%的手续费,而且量小的,一般几十万的票据贴现都不太愿意做。票据融资量大,极有可能是各家银行转贴现的比较多。”一家商业银行公司业务部的人士表示。
由于银行对企业资金运用的监控要耗费不少成本,再加之目前票据贴现率的走高,不少银行对票据直贴兴趣不高,但都普遍接受同业票据贴现,尤其是大银行开出的承兑汇票。
某银行人士表示,如果一些企业到该银行进行票据融资,有的基层信贷员会介绍企业先到另外一家银行进行贴现,对于银行已经贴现过的票据,这家银行再进行转贴现,这样可以减少相应的人力物力,并获取无风险套利的好处。一些银行在对承兑汇票贴现的时候,对企业进行“捆绑性”销售,比如采取综合性销售、综合性业务拓展或者金融服务的计划等等。有些银行则要求企业在该银行开户、发卡、购买理财产品,然后才提供票据融资服务。
而“票据套利说”一度是解释票据融资激增的流行观点。即在票据贴现利率低于同期限存款利率、二者利差扩大到一定幅度的情况下,客户通过开半年定期存单,以存单进行质押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再向银行申请贴现,借机赚取利差。但这个推理显然忽略了开票本身需要审核真实贸易单据、开票人和贴现人之间的共谋、监管风险等交易成本因素。由此可能高估了实际可能得到的收益。而在2月份票据贴现利率回升至1.8%-1.9%,监管部门加大核查力度等情况下,票据融资对企业来说基本无利可图。
从今年前两个月的数据看,股份制银行的票据融资量占到银行整体票据融资规模的60%以上。2月,光大、兴业、民生、中信四家股份制银行的票据融资规模,占到除工、中、建三大行外金融机构票据融资总额的80%以上。
华夏银行某分行负责人介绍,这主要跟中小银行的业务规模有关。大银行有着较好的渠道和政府资源,在资金投放上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而地方上的中小银行,一方面抢不到大项目,另一方面不愿给风险高的中小企业放贷,因此只能在银行内部或企业间更多地从事票据融资业务。该人士说,从当地的业务看,进行票据融资的企业并没有明显的行业倾向,在凭证和增值税发票上,大多数企业都以设备更新、生产开工以及短期建设等为由。
一位建行人士则表示,由于业务结构的原因,建行新增贷款中的票据融资占比一二月合计只有14%左右,比同业平均水平低了20多个百分点,其中2月份票据贴现占新增贷款比重更低,只有5%左右。
郭世坤认为,票据融资规模根据不同银行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流动资金占比较高的银行和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票据融资就多一些。从银行角度来说,银行不希望票据融资太多,还是希望真实性的信贷投放。
当然,不同的银行所遇到的信贷需求和压力不同,也就决定了票据融资规模的差异。“比如,有些银行项目储备较多,前期工作做得更好,所以贷款项目落实情况就较好,面对大的市场需求时,就能落实信贷需求(非贴现需求)。”郭世坤说。
流向
投放结构失衡痼疾犹存
天量信贷资金是否全部流向实体经济了呢?在基层工作多年的小李坦言,银行在资金用途监管上有很大的难度。
各方面迹象显示,信贷资金主要流向了大企业、政府投资项目。从1月份的5229亿元中长期贷款来看,其主要投向铁路、公路、机场等“铁公鸡”项目,投向中小企业的贷款并不多。
工行报告披露,1月份该行各项贷款增加1171亿元,其中项目贷款增加693亿元,主要支持了电网、铁路、核电、公路等领域的国家重点项目建设。
江苏各家银行加大了对有明确政府或国企背景支持的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能源电力和公用事业项目的投放力度,中长期贷款因此快速增长。在常州,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的新增贷款中,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高达64%;自去年11月以来,在中信银行南京分行累计发放的人民币对公一般性贷款中,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占34.6%。
与此不同的是,中小企业信贷饥渴仍然没有明显缓解。一些业内专家称,目前银行资金追求的更多是安全性,因此信贷投放分布不均的情况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何平衡好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控制银行风险的关系,考验着监管层的监管艺术。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3月18日在“全面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会议”上表示,所有大中型银行要力争在一季度末,最迟不超过二季度,建立专门针对小企业贷款的专营性机构,5月份银监会要对这项工作进行专门调研和总结。
他认为,大银行拓展小企业信贷服务是有经济效益的。只要银行将信贷风险控制好,银行资产质量保持较高水平,大中型银行完全可以通过利率上浮来实现风险补偿。
但在某些大型商业银行高管看来,这种设立小企业信贷中心的“一刀切”做法并不合适,因为金融机构就应该实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现在很多大银行都在积极争取优质的信贷项目,抢占地盘,必然无暇顾及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应该让大量的中小银行去做,他们拥有地域优势和信息优势,可以较好地控制信贷风险。
不过,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已经相继建立了小企业贷款的专营机构。
那么,信贷资金流进股市了吗?专家的回答是,肯定有这种情况,但难以监控,规模多大不好说。
上述在江苏某银行工作的小李认为,在出具票据之时,银行对购销合同、增值税发票等都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因此从最初情况看,这些资金需求是企业进行短期开工或重置生产工具的真实需求。不过,对一些经过多次贴现和背书的证单,银行在资金用途监管上有很大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