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房地产新政频出难促商品房市场转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0日 11:02  经济观察报

  姜洪桥

  新年伊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对最近已经出台的房地产市场政策做出详细的解释,以冀提振楼市。但现实情况似乎并不令人乐观。

  事实上,在多个出台的新政中,有利政策主要表现为贷款利率的降低和交易税费负担的减轻。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证明,中国房地产对利率变化很迟钝,甚至在大部分时段体现为完全相反情况。

  同时,新的政策在新增量和消化存货的矛盾中将会持续下去,而矛盾的持续将给商品房市场制造更多的压力。

  成交量震荡

  让我们先来看看最近的一些新的数据所反映出的现实。

  在3个月之内,4次降息和3次出台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之后,商品房市场的反应仍旧平淡,不仅各城市内成交量有涨有跌,不同城市间也表现各异,体现出震荡的局面。去年11月份,全国70大中城市房价继续环比下跌。截至目前,去年12月的数据还未公布,但我们预计仍将保持下跌态势。

  在如此高频率的降息和具体政策刺激之后,商品房为何没有做出积极反应?一则房价历来对利率调整不敏感,反应迟钝,二则不断出台的政策虽总体有利于房地产市场,但亦有对商品房的不利因素。

  去年11月,部分重点城市商品房成交量出现环比回升。北京商品住宅签约量3462套环比10月增长58%,平均日签约套数为182套。深圳全市商品住宅成交总套数为6039套,比10月增加2550套,每日成交216套。上海成交商品房住宅6201套、717551平方米,日均成交206套,同样表现为增长。

  尽管重点城市成交量均环比有较大回升,但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第一,上述三城市成交量是在长时间下降至几乎冰点之后的回升,从去年11月的数据来看,无论是北京的日均182套成交还是上海的日均200套左右都是相当低的成交量,与历史数据相比仍有巨大落差。第二,各城市均在震荡期,涨跌互现。从2007年开始,成交量率先下降的城市也率先回升。

  而去年12月份以来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各大中城市总体上成交量表现极不稳定。比如,12月8日至14日,搜房指数研究员检测的全国25个城市中有15个城市成交量上升,10个下降。紧接下一周,仍旧为15个上升,但大中城市上升情况开始减少,小型城市上升居多。诸多城市成交量的反复表明成交量仍不稳定。

  与成交量震荡相配合的是房价仍然在下降。11月表现为成交量上升,房价下降。其中,深圳环比下降4.48%,北京下降0.5%,只有上海略涨。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总体上环比下降0.5%。北京市统计局亦承认,房价处在下降通道中。

  房价对利率不敏感

  如果说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对美国加息之后市场没有反应感到震惊,甚至被称为“谜”的话。这种现象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则是家常便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