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半年最困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0日 03:02  21世纪经济报道

  第三,增加居民收入2000亿元合计将使2009年经济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2009年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相当于增加农民收入1000亿元;提高城镇低收入居民收入约1000亿元,二者合计为2000亿元。两项措施对农民人均纯现金收入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分别达0.7和1.0个百分点,拉动居民消费和最终消费0.8和1个百分点。

  上半年最困难

  2009年上半年的经济情况可能最困难,主要是受外部环境和2008年下半年中国经济下滑较猛的影响。

  首先,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很大困难,会直接影响2009年上半年的增长。

  2008年9-11月份,工业生产增速急剧下降,分别为11.4%、8.2%和5.4%,创下1989年以来的月度最低增速。一向比较紧张的电力和运输在10-11月份都出现了负增长。支撑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明显减弱。与此同时,企业效益下滑和产能过剩矛盾突显。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4066亿元,同比增长4.9%,较前8个月的19.4%大幅放缓14.5个百分点,其中9-11月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6.4%,所有行业利润增速全面下跌。

  报告指出,企业经营困难的状况正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蔓延,由出口企业向其它企业蔓延,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蔓延,由消费品生产企业向生产资料生产企业蔓延。形势相当严峻。

  其次,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将明显影响外需。2008年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较为乐观的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放慢至2.2%,低于世界经济增长3%即为衰退的标准值,美国、欧元区、日本三大经济体分别负增长0.7%、0.5%和0.2%。世界贸易量增长将放缓至2.1%。

  报告认为,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世界经济低迷不振的态势有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世界经济将在2009年陷入衰退。

  2005-2007年我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超过20%,2007年我国净出口率高达8.9%,经济增长中有2.6个百分点靠外需拉动。目前,在30个制造业中,出口依存度高于20%的行业有13个,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依存度高达70%,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出口依存度达到40%以上。

  报告预计,2009年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并将持续低迷,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会进一步加深,我国出口会全面放缓,相关出口产业将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并导致大量失业。“预计2009年我国出口会出现零增长,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下拉影响比2008年更加严重。”

  祝宝良表示,出口对经济增长有乘数效应(影响投资和消费),其系数约为1.5。目前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2.6个百分点,明年出口0增长意味有近4个百分点的增长没有了。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博士称,明年上半年出口压力尤其大,“传统出口产业出口量能与2008年持平或略有下降就是胜利”。但他认为对于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危机则是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全年未必是零增长”。他强调不要把目光聚集在出口量上,而应关注出口企业的定价权和市场主导地位。

  综合考虑上述正反两方面影响,报告预计2008年绝对增速为8.6%,进出口绝对增速为20.5%和18%,财政收入增长19%,CPI为6%,新增就业人数912万人。而2009年绝对增速为7.9%,进出口绝对增速均为0,财政收入增长8%,CPI为0,新增就业人数720万人。

  调整期需2-3年

  祝宝良表示,从经济周期的调整角度看,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4年左右的库存调整周期和9年左右的设备更新周期的叠加调整阶段。在外部需求不断收缩和内部自主性需求增长乏力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经济景气在未来7个月内将继续保持趋势性下滑态势。

  去年12月初央行对393家企业存货调整周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库存情况严重。我国传统出口行业如纺织、家电等轻工行业产能过剩自不待言,钢铁、有色金属、汽车、建材、电力等重化工业产能过剩也较为严重。2009年,钢铁生产能力将超过6.5亿吨,而实际需求将维持在5亿吨左右;汽车生产能力约为1200万辆,需求量为950万辆。这意味着大部分企业未来2-3年将主要利用其现有产能增加生产,这会导致明年上半年增长继续减慢。以家电行业为例,需要3-4年时间才能消化其过剩产能。

  王志浩认为,中国经济调整期需要2年还是更久很难预料,但最大的问题不是库存而是设备。“设备更新对增长的影响更大。”

  他预计2008年四季度GDP增长4%-5%,2009年全年GDP增长6.8%(其中上半年约5%-6%,下半年6.5%-7.5%)。不过,他认为“中国宏观经济不是很大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