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密国内最大碳交易项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1日 23:48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汪孝宗/北京报道

  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2008年8月19日,北京奥运会金牌争夺战“激战正酣”,人们正沉浸于奥运会后半程紧张而激烈的比赛之中。就在当日,中国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的中国石油宣布,该公司旗下辽阳石化公司氧化二氮(N2O)减排CDM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已正式通过国际核准,首批994803吨碳指标获准交易。

  辽阳石化公司的氧化二氮减排项目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有关碳交易项目,于7月28日接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通知,碳指标得到正式签发,完成第一笔碳交易已“毫无悬念”。

  据悉,辽阳石化有两套己二酸生产装置,设计年产量为14万吨,每年预计排放氧化二氮4.2万吨,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310倍。经过计算,通过实施CDM项目,实际每年可减排1200多万吨,占中国减排量的10%以上。

  而氧化二氮是《京都议定书》中明确规定限排的6种温室气体之一。我国政府2005年10月颁布实施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也明确了氧化二氮气体作为减排六种温室气体之一。

  辽阳石化的CDM项目就是将装置产生的氧化二氮转化为空气中普遍形态的氧气和氮气,从而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经过有关部门认定后,把核定的减排数额出售给有着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

  面对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中国石油相关部门立即开始研究项目实施的可行性,通过研究和熟悉国际、国内政策以及与CDM项目专家交流,很快决定予以立项。2006年6月9日项目通过评估,当年7月13日股份公司就予以批复,其高效的运转速度令人惊叹。

  “庞杂而又艰难”的过程

  事实上,通过CDM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完成的碳交易并非一个“讨价还价”的简单过程。从项目设计到最终联合国有关部门签发核定减排量,整个过程庞杂而又艰难。运作这样一个国际化的项目,就要按照相关国际游戏规则进行“循规蹈矩”,否则“寸步难行”。

  对此,辽阳石化公司从事法律事务工作的王海滨深有感触:CDM项目运作每一个环节都对应着相应的规则,包括国内法、国际法,你哪一步违背了规则,就没有参加下一步的资格,只能被淘汰出局,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为了充分熟悉“游戏规则”,尽量少经“波折”,在项目稳步推进的同时,辽阳石化专门组织了一个团队,一边大量收集资料,一边潜心研究国际规则。并为此与国际进行全面“接轨”。2006年,公司有重点地聘请杜邦公司对企业进行了系统调查评估;同年,又与美国UOP公司就辽阳石化未来10年的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战略研究合作等等。

  据悉,在完成项目可研批复、环评批复、安评批复基础上,辽阳石化公司在当地媒体上进行三天的立项公告,接受当地各界人士意见。随后,又举办了由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周边居民和企业职工代表组成的听证会,在获得所有参会人员一致同意后,在当地发改委注册备案。

  与此同时,辽阳石化依据国际通行的基准线方法学和监测方法学编制项目设计文件。方法学的编制过程复杂而艰难,但这个环节又极其关键,因为这是项目能否能功注册、以及日后碳指标核证等多个环节完全依据的文件。

  在节能减排领域,CDM是全新的概念,各项规则、制度还在不断修改与完善。辽阳石化的CDM项目团队边研究边学习,不懂国际规则就找国内专家指导,经常是周末到北京请教,然后连夜回到单位投入工作。

  在项目报送国家前,还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就是:必须有国际买家购买该碳指标,也就是说,要先与国际购买方确定购买意向书。

  由于辽阳石化减排量巨大,必须寻找国际资信好而又有实力的买家,但与这样买家谈判决非易事。合同文本为英文原版,对方派出的是国际大律师,说话“有板有眼”,还时不时“引经据典”,没见过世面的还真有点“发怵”。

  参与谈判的王海滨等人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条款去争,白天完不成,晚上接着谈。有一次,甚至持续长达36小时。光是由哪方担任联络点的问题,双方就数次交锋,最终还是决定联络点设在辽阳石化,这就确保了在整个交易期内辽阳石化能够处于主动位置。

  与此同时,其它程序都在有条不紊进行:减排技术落实,装置设备到位,建设稳步推进。

  为了找到合适的减排氧化二氮的技术,辽阳石化先后与国际上拥有成熟先进减排技术的INVISTA公司和BASF公司进行了多轮技术交流和商务谈判,最终通过技术对比和商务报价选择了BASF公司,保证了氧化二氮转化率均在95%以上。

  此时,辽阳石化CDM项目离成功注册“近在咫尺”。

  事实上,中国石油的决策层也高度关注这个项目。早在2006年4月,辽阳石化公司报送的项目可研报告上,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蒋洁敏就已明确批示:“同意立项,抓紧实施,加快步伐,尽快建成。”这对项目的加快实施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历经“磨难”,修得“正果”

  2006年9月25日,国家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审核理事会召开第21次会议。国家发改委、外交部、科技部、财政部、农业部、环保总局、气象总局等七部委联合对国内的CDM项目集中开会审核。无疑,这是对辽阳石化CDM项目的一次严格“综合考评”,以往有许多项目大都在这一关被“pass”。

  现场答辩时间仅有15分钟,要求当场介绍设计文件、回答专家提问等,当中连思索的时间都没有。直到从答辩房间出来,同去的辽阳石化公司副总经理宋杰和项目技术负责人杨晓林才获得“喘息之机”。

  当年11月7日,辽阳石化CDM项目终于获得国家的正式批复。

  此后,辽阳石化开始了国际注册工作,其过程更加复杂,注册前必须完成与国际购买方碳指标购买协议的谈判工作。

  2006年12月,辽阳石化项目开始在国际网站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全球公示,没有收到任何反对意见;2007年2月1日国际指定经营实体DOE到辽阳石化核证,对项目组织给予高度评价;2007年3月,辽阳石化开始与两个知名的国际公司进行谈判。谈判过程也极其艰苦,针对一个条款双方就进行了长达3个月讨论,最终才达成协议。

  2007年7月正式提交注册,上网公示两个月后,11月30日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批准辽阳石化CDM项目无条件注册。

  2008年3月,辽阳石化CDM项目装置正式投料开车,并一次成功。随后,联合国CDM项目执行理事会指定经营实体SGS公司到现场进行初始核查。最终,项目通过了“鸡蛋里挑骨头”式的严格核查,顺利进入周期核证。

  至此,辽阳石化公司的氧化二氮减排项目“大功告成”,完成了中国目前最大的有关碳交易项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