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际金融中心争夺是没有硝烟的战争(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9日 02: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修订法律增强吸引力

  为吸引更多的金融企业落户本地,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两地也不断修改相关法律,竞相为各基金公司、金融机构送上优惠大餐。

  香港在2006年通过了立法会议案,对离岸基金实体豁免所得税。时任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的马时亨说,其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例如纽约及伦敦,均豁免向离岸基金征税。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香港基金业正面对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剧烈竞争。

  其实,这一举措是因应新加坡政府推出的“政府金融激励计划”中,对海外基金设立在新加坡分支机构提供税收优惠而所作出的反应。

  香港特区政府对基金公司的新优惠包括,对证监会认可的离岸基金公司(海外投资者持有基金超过一定额度,母公司受到海外监管)可以享受税收减免,其他基金公司则要根据运营模式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而基金持有人享受免税的优惠。

  在新加坡,监管机构认可的单位信托基金(UnitTrust)需要缴纳少量特定的收入税。国外投资者几乎不用缴税,新加坡的个人投资者如果投资的是房地产基金或单位信托基金无须缴税,机构投资者则没有优惠。对离岸基金而言,享受免税优惠。

  专家认为,打造一个金融中心,凭借一个证券交易所,或者一些新的金融产品,或者吸引金融机构入驻肯定还是不够的。考量的因素肯定更在于其对资金的吸纳和聚散能力,以及金融监管和金融风险的控制能力。

  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首先是一个资金的聚散中心。要测定资金聚散功能的强弱,最好是能够分出中心的资金有多少是用于本地、多少是用于外地。但是,这种综合数据是难以获取的。因此,如能用一个直观而又粗略的指标即资金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来反映资金聚散功能的强弱,那么香港优势明显。按2006年底的数据,香港股票市场的市值是GDP的10倍,新加坡股票市场的市值是新加坡GDP的5倍。国际性的资金聚散地,另一个指标,是资金来源的国际化与资金应用的国际化。这一点上香港优势明显。

  但是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与发展研究院(IMD)所发表的权威数据——2007年度年度世界竞争力报告中用以考核竞争力的四大项目之中,新加坡所得到的评价都很高,排名不是持平就是上升,其中政府效率仍是世界第一,基础设施排第三,商业效率和经济表现则名列第四。在该研究院的《2007年世界竞争力年鉴》中,对新加坡的评分已从去年的90.993分提高至99.121分,香港则从96.866分降至93.541分。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两个城市的竞争还将继续,并且更趋白热化。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