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际金融中心争夺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9日 02: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郑晓舟

  新加坡政府不久前宣布,计划在未来15年内,把目前的金融区扩大一倍,同时增加甲级写字楼的供应,吸引外商和本地企业。

  此举被市场广泛解读为新加坡政府力图巩固自身国际金融中心,甩开区内最大竞争者——香港的一个举措。

  这两个城市多年来一直把发展金融产业,放在了首要位置,两者在金融产业方面的建树也可圈可点。

  新加坡有着发达的期货市场,包括咖啡、橡胶期货、原油和燃油现货市场,在新加坡交易的日经指数和台湾期指有相当的活跃度,新加坡还有日本的利率期货交易,有欧洲美元和欧洲日元交易。

  香港虽然在商品期货上略逊一截,但是香港的证券市场规模大,筹资能力强,已经成为全球筹资能力最强的证券市场之一。截至今年4月底,香港证券市场的市值达到18.8万亿港元,相当于2.5万亿美元,而同期新加坡股市的总市值为6890亿新元,相当于4921亿美元。

  两个交易所的竞争

  为了争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新加坡和香港在各方面都铆足了劲,最明显的就是新加坡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之间的明争暗斗。

  新加坡交易所是亚太区最早上市的交易所。按照新加坡政府的设想,借助其良好的地理优势,新加坡交易所可以吸引诸多东南亚企业上市,成为可以于东京交易所并驾齐驱的一个区域性的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的发展必须依赖海外市场,吸引海外企业上市,尤其是中国内地企业到新加坡上市成为其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4月,新加坡交易所还开办了其惟一的海外代表处——北京代表处。

  新加坡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3月31日,共有141家中国内地企业在新加坡上市,总市值为451亿新加坡元。但上市企业的数量和集资规模,都无法和香港相提并论。

  去年共有55家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首次发行新股的筹资额达到2474亿港元。正因为有内地企业的支持,香港交易所已经成为全球筹资能力最强的证券市场之一。

  在争夺上市资源方面处于下风的新加坡交易所,却凭借其制度的灵活性,推出了诸多有中国概念的股票权证,来吸引投资者。2006年,新加坡交易所率先推出了深100EFT权证,并在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海油等多只大型国企股上市首日抢发权证。去年10月,新加坡交易所还推出了首个中国股份指数——建力中国指数,希望反映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公司的股价指数。此举被认为是与恒生国企指数相抗衡的一个产品。

  面对新加坡交易所的围追堵截,香港交易所也被迫几次修改相关的上市规定。在2006年9月招商银行H股上市之前,香港修订了其上市条例,缩短了大型新股至少要20个交易日后才能申请发行权证的限制。但是在招商银行上市之日,新加坡交易所便推出了14只权证,而5个交易日后,才有招行权证在港上市。时隔一月后,当工行A+H的破冰之旅开始之前,香港交易所再次修改规则。工行上市当天,34只权证在港上市,12只相关权证在新加坡上市。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