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注册规则》的正式出台,以及首批企业中期票据的成功发行,中期票据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反应和极大关注。中期票据是我国融资方式的又一突破,其推出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产品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具有积极意义,对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发挥重大作用。
一、中期票据的推出时机与国际环境和国内的经济金融形势高度契合。
从国际经验看,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市场逐渐演变成为配置资源的首要力量,进而激发金融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催生大量的直接融资工具,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多样化的、有宽厚流动性的金融产品体系,在利率期限结构、风险结构、信用水平和流动性差异上予以很好的衔接。尽管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警示市场应更冷静地评估金融衍生品和金融工程,但对直接融资工具可交易性和流动性便利的认识却更趋一致,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决心也更坚定。
伴随着改革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特别是企业直接融资市场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截至2006年末,国内企业在债券市场和境内外股票市场所募集的资金分别达到3938亿元和5593亿元。特别是2005年5月开始推出的短期融资券(以下简称短券)成长迅速,截至2007年底的存量已达到3203亿元。短券的发展稳步提升了企业债券的市场份额,已经成为国内企业筹集短期资金的重要方式,对活跃金融市场和完善市场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金融市场直接融资比例低、银行贷款在社会总融资量中占绝对比重以及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落后于股票市场等不足仍未解决,直接融资市场特别是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具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此,十七大报告提出“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推进股票、债券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中国要加快经济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市场体系,就必须大力发展企业债券类直接融资市场,使债券类直接融资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品种和期限上进一步完善,在规模上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推出中期票据,大力发展企业债券直接融资市场,不仅有利于强化货币政策市场化传导机制,也有利于减轻信贷规模的调控压力,在实施紧缩政策的同时提供市场化出口,实现调控有保有压,从而更好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二、中期票据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具有重大意义。
在宏观层面,中期票据的意义在于推动直接融资市场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直接融资比例过低、债券市场中企业债券比例过低的局面,进一步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强化货币政策的市场传导机制建设,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能;改善商业银行贷款的期限结构,保障银行体系的经营安全;平衡资本市场建设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关系,准确定位并发挥各自职能;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的市场约束要件。
中期票据的中观意义在于作为一种重要的直接融资工具,优化了债券市场的产品结构和期限结构,为收益率曲线建设补充期限要素和信用要素,并培育包括合格的机构投资者群体在内的市场主体。